在训练的山地营,进入黔西州,准备接应自己。
按照他的命令,山地营要在接到命令的五日内赶到六归河铺东侧的一处预备营寨。
为了避免战斗,山地营不能走大道,必须从山林中穿插渗透。
如果侦察到敌军主力,只需要为精锐步兵团提供进攻目标即可。
精锐步兵团同样以六归河铺为最终目标,但途中应尽力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
不过,这手准备很可能没法在最需要的时候派上用场。
从山路把命令传回去,再怎么快也要三天。
即使接到命令,立即行动,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命令,也是八天以后的事了。
天知道这八天里会发生什么。
再说,山地营刚刚组建、训练了不到一个月,目前有多少战斗力还真说不准。
沈思诚摇了摇头,接着吩咐道:
“五天内,把缴获的甲械、粮食尽可能集中到六归河铺东侧的那个营寨。
另外,接下来的两天,全中队放弃一切战斗行动,专注于侦察。
从大定府城附近流出的难民,安邦彦的几支战兵,都要尽可能地摸清状况。”
……
按照范武承的提案,安皓洁让麾下的精锐分为小股出击,打散整村逃亡的难民队伍。
这样,他们就能利用逃散的难民重新组队的机会,把一些自己人和受自己胁迫的间谍掺进去。
之后,再通过有计划的封锁和追逐,逼迫各路难民汇合起来,汇集成一股数千人的难民大队!
这样一来,一盏大大的、跑不快又无法隐匿的诱蛾灯,似乎……很快就会成形了!
随着前线一条接一条的好消息传来,安皓洁对范武承赞不绝口。
范武承自己也非常得意:
“哼哼,沈思诚啊沈思诚,当年昭烈帝不弃难民,只能日行十里,若非赵子龙,昭文皇帝都差点儿没了!
莫非你比昭烈帝还有本事么?需知,你的孔明已经没了!”
现在,坐等沈思诚飞蛾扑火即可。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