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的同治皇帝——载淳,与总参谋长胡林翼、军务部部长杨岳斌、大清皇家情报局局长善仁一起分析德国的宰相卑斯麦来大清的真正意图。
载淳后决定,还是要用一下德国,欧洲牵制法兰西。载淳的策略其实也是很简单,就是要用军备竞赛来拖住法兰西。
载淳道:“英国得到大清的蒸汽机技术之后,肯定海军方面要大动干戈。而大清的式战列舰对日本之战后,肯定会名声远扬。那样的话,法兰西也肯定会受到巨大的刺激。肯定要紧随英吉利之后,要大肆造舰。
同时朕还准备将我大清的机枪技术给这个卑斯麦,这也是他们德国想德到的东西。本来德国的陆军就很强大,再加上机枪这个利器,那么法兰西就够喝一壶的了。
这样一个海军,一个陆军,法兰西的两边,看他们还有没有闲心来掺乎亚洲的事情。亚洲事,亚洲治。这就是朕想要努力实现的,他们欧洲诸国再强,也不能亚洲指手画脚来。”
几人听到载淳的雄心壮志之后,都是心潮澎湃。俗话,良臣择主而事,伯东寻千里马,同样,千里马也希望遇到伯乐。
载淳心中有一个黠意的想法。那就就是,那一世的历史之中,清朝也有一位号称东方卑斯麦的人物,那就是李鸿章,正好现的李鸿章是大清国家事务院的副总理,此时正北京城。两人现的官职也差不多。如果两人碰面,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还真是有些让人期待。
载淳脸上有些玩味的笑容,道:“朕与诸位爱卿到京城还要有几天,同时朕也有近两年不京中,一时之间肯定也抽不出时间来与卑斯麦相商此事。但卑斯麦此次前来肯定是满怀真意,我们也不能怠慢了客人。
朕觉得还是先让国家事务院的副总理李鸿章,与卑斯麦先见一见吧,他也正好是主管外务部的副总理,同时官职与卑斯麦这个德国宰相也是相当,没有怠慢之处。
先将朕的意思告诉一下李鸿章,然后让他准备一下,就与卑斯麦先谈一下吧,但是要让李鸿章掌握一点,那就是大清可以与德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但是绝对不能与德国结盟。这不符合我大清的利益,同时也会让英吉利多想,朕不能这个时候与英吉利有任何龌龊。”
安排完卑斯麦的事情之后,载淳想了一下,又接着道:“功亭,现的京城之中,对朕回京有什么特殊的举动吗?”
善仁道:“皇上,很多的学生、百姓等人自发的准备京城的安定门外迎接皇上及得胜回师的军队,要一睹皇上的风采,这是一个比较大的事情。
再有一个事情,就是醇亲王奕譞,多次进慈宁宫求见皇太后,想请皇太后出面,与恭亲王奕訢求情,想要让皇上饶了恭亲王奕訢的一条命,是可以让恭亲王奕訢去守陵,至死不得出,而皇太后却是对醇亲王奕譞自己是一个妇道人家,祖宗有规矩,后宫不得干政,给醇亲王奕譞搪塞回去了。”
载淳听完之后,叹了一口气,两眼流露出一丝的怒意,道:“没有想到朕这个七叔还挺念手足之情的,这个时候,还敢为这个恭亲王奕訢奔走。但是他有没有想过,朕如果饶了他,让朕如向舍身亡死的七千近卫旅将士交待,还有那死俄军铁蹄之下的二十多万百姓交待,这些人可都是因恭亲王奕訢一人而死。
那可是朕的近卫旅死伤七千人,两个上校团长都阵亡了,还有我大清堂堂的军务部部长,一品大员,为了保护朕,连右手都丢了。他显些害得朕此次与俄国之战大败,他可是大清的罪人啊。”
载淳道悲愤之处,声音哽咽,眼圈也有些微微的发红了,这确实是让载淳痛心的。按那一世来,恭亲王奕訢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奸。
载淳并没有就此事再纠缠下去,而是又道:“近卫旅现演练的军列式怎么样了?”
就载淳恭亲王奕訢的事情的时候,总参长胡林翼与军务部部长都选择了沉默,因为这是国事,同样也是皇上的家事,是关系满汉的大事,反他们两人都选择了缄默不言。
待载淳问近卫的军列式的时候,军务部部长杨岳斌道:“皇上,旅卫旅杨旅长重组建完近旅之后,就一直按皇上的要求,按照皇上的要求,进行演练,现也已经快半年,臣我们离开辽阳之前,看过他们的操演,已经能达到皇上的要求了。”
载淳听完之后,点了点头,道:“好,那就通知京城中的有关部门,朕与五日后率进卫旅从安定门入城,任何人都可以观看,让皇家第一军配合警察总署署长李续宜,维护好京城的治安,不准他人捣乱。
同时,这次朕准备与近卫旅一起参加军列式,朕要亲自带那些英魂入城,让所有的人都看一看,他们是大清的真正英雄,是他们用自己年青的生命,护卫了这个国家的荣誉,是他们用生命保护大清所百姓的家园。朕不能让英雄黯然的离去。
同时下旨给皇氏集团总经理颜士璋,让他给朕的内库中出钱,午门的对面,修建一座英雄的丰碑,就叫‘中华民族英雄纪念碑’吧,让大清万民永远的记住这些个英雄们。”
载淳心道,恭亲王奕訢,朕等了多年,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