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陈过庭,年有四十之多,看相貌让人觉得恳切。>
“御史以为,这些权奸之臣应该如何处置?”>
陈过庭,他才刚在宋钦宗继位会被恢复御史中丞的地位,对宋钦宗感情极深。>
来到这里,他只为了弹劾一个人。>
但是眼下情况复杂,康王居然没有直接称帝,这让他们一时间不知道接下来这盘大棋该如何下。>
“殿下,这件事自然当以少宰所言处置为妙。先收入天牢,随后再审查案件,接着定好罪名。”>
“我不通律法。我只知道这些权奸之臣平日里不顾万民于水火,腹中没有半点经世之才,但是却享有极高的权位。过往他们所犯的事情,我也不翻旧账。今日只对诸位说一件事,金人围城,这些人主张屈辱议和,敦促官家签订赔款条约一件事。期间还曾上谏,要罢免李纲和种师道二位。我想给百姓一个交代,不如就从这件事开始。”>
李纲闻言,自然眼眶一热。>
郑望之和陈东一时间也感动的说不出话来。>
更何况在场的还有种师道的弟弟种师中。>
但是一些私心很重的臣子闻言,非但不觉得康王心怀大义,反而觉得他在意气用事。>
因为康王的回答已经在挑战他们的底线了。>
这个时候,刑部侍郎徐承中上前,“殿下,我乃刑部侍郎徐承中。关于殿下所问的问题。按照律法,这些事都得先立案。等到商议审问后,才能定罪。但殿下现在只想要知道他们最后会获得什么样的惩罚,按照我大宋的祖制,重则贬为庶人流放远乡,轻则降职。”>
嬴政听了,自然不悦。>
他问了一圈,可是没有一个人给他他想要的答案。>
要么是说降职,要么就是说流放。>
且这其中,还有些东西让嬴政感到耐人寻味。>
因为嬴政知道赵构的皇帝剧本,也就是本来将要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历史。今日在场的少宰吴敏,他在剧本里面是极力主张杀了张邦昌李邦彦等人的。>
但是等到自己主动提起此事,他表现出了和历史上截然相反的态度。>
不仅如此,帐内此时还有个将军,名叫姚平仲,他在历史上本来应该逃走了,但是直到现在,他都跟在自己身边。>
嬴政发现,当他没有按照剧本下棋之后,许多历史细节都开始悄然改变。>
这个时候,嬴政便问李纲,“不知行营使如何看待此事?”>
李纲知道嬴政想要什么答案了,但是他可不敢在这件事上附和嬴政。>
和所有士大夫集团作对,就是借给李纲十条命,他也不敢。>
“元帅在上,李纲以为,这件事还是听刑部尚书的意见。重则流放,轻则贬官。”>
少宰吴敏,老奸巨猾。>
他观察康王已经很久了。>
这些人的说辞他都不满意,难道是想要杀了这些权臣吗?>
于是吴敏便上前道,“殿下,自真宗以来,我宋时官家,便少有下令杀大夫。”>
嬴政要的结果,自然不会轻易改变。>
哪怕眼前站的这些都是位高权重的老者,众口一词,嬴政照旧表现得云淡风轻。>
嬴政闻言,先是不喜,他微微低头看了看桌面上的锦盒。随后抬首对诸臣道。>
“诸位来的时间有些晚了,对这营帐中的事情还有很多不了解。其一,我已经自立为兵马大元帅,欲集全国之兵力抗金,非要把金人驱退回老家不可。诸位日后见到我,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