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名字,蓝五三,我替你改个名字,如何?”朱瀚笑着说道。>
蓝五三还有些不知所措,茫然的看向了姐夫常遇春。>
常遇春却是大喜,故意黑着脸踢了蓝五三一脚。>
“臭小子,还愣着干啥,快谢过副帅!”>
蓝五三连忙行礼,“谢过副帅!”>
朱瀚装模作样的思考一番,然后说道:“这样吧,你以后就叫做蓝玉吧!玉有君子之德,也象征气节!”>
“多谢副帅!”蓝玉大声的说道。>
常遇春面露喜悦,感觉副帅朱瀚果然慧眼识英才,他自己也是觉得自己小舅子蓝玉胆气勇武过人,是一个可造之材。>
其余的几个部将,朱瀚也是勉励了他们一番。>
常遇春此前去了一趟北面的山野林间,招揽回来了三千多丁口,其中一千人编为了新军,训练极为刻苦认真。>
朱瀚今日前来,正是要检阅一下的。>
不得不说,常遇春这种青史留名的猛将,不单单是作战勇猛,基本的操练治军也是远胜普通人,仿佛天生就是为了这一行而生的一般。>
一千人的锦衣新军,不仅行进列阵得法,就连使用火铳等新式兵器也是有模有样,丝毫没有新兵的慌乱。>
朱瀚看得非常满意,对常遇春夸赞道。>
“做的非常不错!”>
常遇春赶紧拱手说道:“末将的本事,全都是副帅给的那本《练兵实纪》的功劳,末将粗人一个,不敢贪图功劳!”>
练兵实纪,基本就是朱瀚复制了一遍戚继光的战术记载。>
大明王朝最有名的军事着作家,戚继光的着作当然是非常厉害,特别是到了常遇春这种行家手中,那更是效果直接起飞。>
“练兵练的不错,再过一个月,就可以再实战试试了!”朱瀚说道。>
常遇春一听,顿时大为高兴。>
义军中的各种封赏,可都是跟军功挂钩的。>
要是可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那可比练兵有意思多了。>
“副帅,真的吗?让末将去哪里实战?”常遇春问道。>
“徐州的脱脱,已经号称百万大军南下,凭借张士诚的小胳膊小腿,咱们要是不去帮他,只怕他就要被灭了。”朱瀚说道。>
“太好了,杀鞑子,我可最愿意了!”常遇春激动的说道。>
朱瀚微微一笑,“鞑子可有百万大军,难道你不害怕吗?”>
常遇春摇摇头,“杀鞑子,没有什么好怕的,大不了就是赔上一条命,我爹娘可都是被狗鞑子逼的饿死病死的,血海深仇岂能怕死!”>
朱瀚点点头,非常认真的勉励了常遇春几句。>
义军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出身穷苦的老百姓,他们的家人被蒙元朝廷残酷压榨欺凌,哪一个人不是有血海深仇。>
怕死这种事情,根本轮不到他们去想。>
“好,那我等到战事开始,我就带你们去淮东杀鞑子!”朱瀚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上的元军大举进攻张士诚,可是差一点把张士诚一锅端了,如今张士诚不仅是朱元璋朱瀚的名义部属,更是重要的第一大财源,自然不能让张士诚被元军消灭。>
只不过,朱瀚与朱元璋商议过后,也不打算在第一时间就冲进战场。>
那样的话,不仅有可能陷入被动,也不利于打压张士诚的实力。>
他们最理想的时机,就是元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