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没有可能。>
伯鲁的脸上也是写满了慌张,“湖广的星吉,江西的庆同,都是出身怯薛歹的人物,若是他们率军前来,不管能不能剿灭朱瀚兄弟,我们集庆可都是危险了。”>
江浙行省现在水陆兵马损失殆尽,一旦湖广江西兵马前来驻扎,只要朝廷一纸诏令下来,伯鲁等人就毫无反抗能力。>
伯鲁和范遥思量半天,都是拿不出个主意来,简直是欲哭无泪,只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二位大人不必惊慌,刘基有一计策,或许可以一试!”刘伯温忽然开口说道。>
伯鲁与范遥闻言,顿时露出惊喜神情,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
“伯温老弟,快说是什么计策?”>
“对啊,什么计策?”>
刘伯温微微一笑,用手虚指向北面。>
“若是湖广江西的兵马,被截杀在半途,到不了集庆,岂不就是可以高枕无忧?”>
滁州城外。>
经过小半年的‘打土豪分田地’,滁州有半数的土地都是被朱瀚重新分配了一遍。>
不仅红巾军的士兵们分到了土地,许多的百姓也是分到了土地。>
如今秋收刚过,每家每户都是一片欢声笑语,家家户户也是飘起了炊烟,饭食的香气飘散开来,让人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朱瀚闻到这一片香气,不禁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副帅,为何发笑?”>
施耐庵在旁边问道。>
“炊烟袅袅,大家都安居乐业,所以高兴。”朱瀚笑道。>
施耐庵闻言,也是笑了起来,“此事副帅乃是首功啊!”>
朱瀚微微摇头,“顺势而为罢了,若不是民心可用,我也没有办法。”>
“副帅谦虚了。”施耐庵说道。>
“哈哈,耐庵先生,我还真不是谦虚,而是真心实意的话,若是不能顺应民心,再好的政策都是行不通的!”朱瀚说道。>
他们一路边走边说,很快就是来到了一处新建起来的军屯村寨。>
一面鲜艳的军旗飘扬在军屯寨子的岗哨木楼上,上面写着‘龙兴锦衣亲军’六个大字。>
此处正是朱瀚刚刚设立的‘锦衣亲军’的军屯。>
在外面哨兵的通报下,锦衣亲军指挥使常遇春急急忙忙从营寨里跑出来迎接。>
“末将常遇春,拜见副帅!”>
“免礼,都起来吧!”朱瀚点头说道。>
他看到在常遇春的身后,还跟着几个矫健的汉子,全都是穿着锦衣亲军的新军服,应该就是锦衣亲军里的几个军官。>
“谢副帅!”常遇春说道。>
随后,常遇春给朱瀚引见了身后的几个部将。>
朱瀚对于其中最年轻的一个部将最为感兴趣。>
他点点头,对这个部将说道:“你叫做蓝五三?”>
“嗯,俺叫蓝五三!”>
如今的蓝玉不过是十六七岁,看起来有些瘦弱。>
“哈哈,以后当了大将军,这种名字可不好听啊!”朱瀚笑道。>
“副帅,这是末将的小舅子,穷人家没有好名字。”常遇春在旁边解释道。>
朱瀚立刻就是明白,眼前这个叫蓝五三的年轻人,肯定就是历史上捕鱼儿海大胜的蓝玉了。>
大明王朝开国的两员猛将,如今都是在自己麾下了。>
“我也是穷人出身,出身不好,可以逆天改命,更何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