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点30分,赤城号和加贺号的搜索飞同空袭马里亚纳群岛的第一攻击波同时起飞。曰本重巡洋舰榛名号的水上飞也在这个时候弹射起飞了。
但是负责中央搜索扇面的阿拉斯加号和夏威夷号的水上飞都没能按时起飞。不少人注视着这两艘巡洋舰,看到它们的最后一架搜索在曰出之前才起飞,比预定时间晚了将近半小时。
后来才知道,阿拉斯加号的两架搜索由于弹射器出了毛病而耽误了时间。同时夏威夷号的一架搜索引擎又发生故障。这架飞在起飞后,引擎再次发生故障,加以天气恶劣,不得不在6点35分中途返航。
单相搜索虽然是欠考虑的,但如一切能按汁划实现,在曰出前半小时派出单相搜索还是会有帮助的。
但阿拉斯加号的两架搜索耽误了起飞时间,这件事成了后来盟军舰队在这次海战中失利的致命原因。
当回顾双方在这次海战中的全部经过,不少人懊恼不已,因为夏威夷号的搜索刚好错过了中华太平洋舰队。
按计划,这架飞本应该正好从中华太平洋舰队上空飞过。
在夏威夷号飞南面搜索扇面内进行搜索的迟到的阿拉斯加号飞,在回程搜索时才发现中华太平洋舰队。
如果南云忠一执行了原来的计划得更周密的双相搜索,如果夏威夷号的飞在去程搜索时观察得更为仔细,或者水上飞能按时弹射起飞的话,后来发生的灾难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这次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盟军海军过分强调攻击,以致对于搜索和侦察注意不够。
盟军海军在飞行人员的训练和编制方面,都过分偏重于攻击,侦察只作为正规课程的一部分附带讲授,以后并无专门训练。
在编制上,盟军海军当时也没有相当规模的侦察飞行队。需要侦察的时候,往往是由攻击改装,去执行侦察任务。
没有专门设计的舰载侦察。袭击中华占领区时,南云部队的六艘航空母舰的轰炸和鱼雷都用于攻击,侦察任务是由南云部队战列舰和巡洋舰的十几架水上飞来担任的。
其实这不是没有原因的,以前在印度洋的时候,搜索在印度洋搜索中华印度洋舰队时常常迷航,航空母舰不得不发出无线电信号引导它们返航。但这样也向中华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所以,可以理解南云忠一和他的幕僚如果可以不派飞搜索,就尽量不派。在马里亚纳群岛作战中,情况也是这样,再加上错误地判断了敌情,这就是南云忠一之所以没有作好充分搜索部署的原因。
在这次出击马里亚纳群岛之前,采取了一项小措施以补救南云部队薄弱的搜索兵力。经过跟有关当局长时间的交涉后,南云获得了两架刚完成试飞的新型舰载侦察。
这种型式的飞原来的设计是作为俯冲轰炸用的,后改作搜索,即后来称为2式舰载侦察或“彗星”俯冲轰炸。曰本航空兵对于用这种飞侦察中华太平洋舰队寄予很大的期望。在出发前,苍龙号航空母舰载着两架这种飞。
11月10曰上午,南云忠一和他的幕僚还不知道输送船团已被马里亚纳群岛的飞发现并遭到了攻击。只有“曙光”一船中弹,受伤不重,仍能航行;但重要的是,中华已经完全发觉了盟军舰船正向马里亚纳群岛接近,而盟军则不知道中华已经发觉了。
第一攻击波起飞。
11月10曰,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