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队递交上来的报告上,把联合舰队和中华攻击舰队的防空火力强度做了一个比较。一个是小孩子,一个是大人。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两支舰队防空火力的差距。
“……,根据多方的考证,结合所有联队发上来的报告,已经可以确定,中华的攻击舰队已经被基本上击溃,三艘航母被击沉了一艘,两艘航母被击伤,护卫的轻重巡洋舰也是多半被击沉。(轻巡洋舰=市级反潜驱逐舰)为此,帝国联合舰队海军航空兵付出了近八百架战的伤亡,一千两百多个英勇的海军航空兵士兵为帝国圣战玉碎。”
“帝国付出如此巨大的伤亡,才获得这样的战绩,我不知道,此战真正的胜败如何。”这是山本五十六对此战的评价。
和偷袭珍珠港对比,这样的战绩,日本无疑是做了一没有赚头的买卖。并且还差点将整个联队置于险地。
“司令阁下,此战虽然帝国也是损失巨大,但此战的意义还有其他很重要的方面。这是帝国第一次对中华进行的雪耻之战,确定了帝国的决心,树立了大日本皇军的军心。
打残中华的一支舰队,这也是帝国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力量。卑职相信,只要把这一次的战绩公布出去,帝国在国际上的声望,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大的提升,一雪前耻。美国对我们的军事援助,将会来得更快更多。
最主要的一点,这是我们帝国向中华主动进攻的号角。不可否认,被称之为奇迹之地的中华在军事方面已经遥遥领先世界,不管是工业还是各方面的科技水平,都是帝国无法比拟的。
但是如今的战绩只要被公布出去,这不单单是对中华一次巨大的打击,也是打破中华不败神话的一个重要证据。并且中华的这个不败战绩,还是在我们的上诞生,这对帝国海军的意义将会变得更加的重大。”
小泽治三郎正声道。
他对此战表现出来的政治利益,看得很深。当全世界的盟军都陷入了一片被动之时,日本加入了同盟国,这本来就是对盟军一个极大的激励。而日本一加入同盟国,就打残了中华的一支舰队。这更是对盟军的一支强心剂。
要知道,中华自从建国之战到建国之后,何尝受到过这样的失败。不管是对日战争,还是对抗英法联军,甚至是中苏边境战争,这三次意义深远的战斗,中华都是以胜利者的姿态立于世界。
就算是世界大战爆发,中华也是掌握了很大的主动,战争的局面也是各方面的胜利。这对盟军来说,中华的存在,比德国还要可怕。这不单单是说中华的国土面积和人口基数以及科技水平,而是表现在中华军队强悍的战斗力上。
而日本这个曾经的中华下败将,此时在加入盟军之际,用实际行动,打破了中华十几年来不败的战绩。这不但是一个强有力的投名状,也是对各同盟国一个很有效的鼓励。
日本用此战告诉世界:中华并不可怕,也并非不可战胜。
这才是日本偷袭中华舰队最大的收益,什么击沉航母和军舰,在这样的效益面前,并不重要。现在的盟军正式需要士气的时候,一支没有士气的军队,根本就不是军队。而日本就是给盟军上下带来士气。
可见,要是日本将这些战绩公布出去,盟军的士气,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心中对中华军队存有的惧意,也会大量的消减。
“这是帝国的初衷,我怎么会不明白。但是损失的毕竟是帝国的国防实力,今后我们还要面临更加惨烈的战斗,我们需要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