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海洋性气候,降水丰沛。>
到了北边不能下雨,就变成了雪。>
在北海道和北陆等东北部地区,冬天经常大雪纷飞,下到能把人埋起来的程度并不新鲜。>
如果到了春天,这些地方就会有一辆辆锈迹斑斑的汽车出现在道路两旁。>
看着好似出土文物,其实都是被大雪埋了几个月的结果。>
所以自打松本庆子去北海道拍摄外景,宁卫民就一直提心吊胆,很担心她的身体状况。>
每次通话,不但都得好好问问她的饮食起居,问她穿得够不够暖,怕她适应不了恶劣的天气,被冻坏了。>
尤其是当知道北海道那边又闹雪灾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
他还免不了一个劲打听摄制组的设备和人员情况。>
十分担心剧组装备不佳,准备不足,弄不好导致什么危险的情况发生。>
好在他是杞人忧天,由于“久病成医”,在日本北部生活的人,其实早就有了一套对付大雪的方法。>
比如北方日本人的车后备厢里,少不了的就是轮胎防滑链。>
当地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定时出动推土机式的扫雪车,保证至少交通干道的畅通。>
电话线也有专人注意看护,几乎天天都能保持和松本庆子正常的通话联系。>
这让宁卫民总算是放心了不少。>
还有,日本虽然资源贫乏,而且由于地震多发,房屋不得不建造得较为轻便,全国上下从来就没有使用暖气这个概念。>
不过北边的日本人也有自己比较特殊的取暖方式,能够有效抵御严寒。>
首先就是被炉,日本人也称为“暖炉”。>
这个时代,哪怕华夏没去过日本的人,通过国内播放过的日本电视剧《阿信》,也曾见到这样的情景。>
一家人围坐在一个桌子周围吃东西聊天。>
这个桌子,其实就是个暖炉,它靠电发热器取暖。>
日本人可以在家里任意地方铺上毛毯,然后放置这样暖炉,简单好打理。>
在日本,一张普通的暖炉桌只需要两万日元,并不算贵。>
其次就是煤油炉。>
这东西劲儿大加温快,而且煤油在日本又很便宜,实在是又经济又方便的保暖设备。>
虽然历史悠久,可日本的煤油炉决非我们意识里,国内大学生宿舍用来做便餐的那种简陋东西。>
这个年代,日本的煤油炉灶已经发展成了带控温,具除臭功能的现代化设备了。>
当然,这两种取暖方式,全都有点类似于我国 十年代的煤炭炉取暖。>
炉子生着了,人坐在炉子旁边还是很暖和的。>
只不过要是想让整个房间热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日本毕竟是个经济发达国家,还有空调制热可以作为取暖的有效补充呢。>
这种制热方式除了电费有点贵之外,其他方面还真没太大的毛病。>
所以别看北海道的纬度和我国东北地区差不多,最冷的极端温度也能到零下三十度。>
可松本庆子住的地方,室内依然可以达到二十度,再加上物资准备充足,衣食无忧。>
如果人待在房间里的话,还是很舒服的。>
特别是她还有石田良子作伴儿解闷儿。>
因为雪灾无法出门拍戏的时候,俩人会遵循日本的传统文化,在住处放好炕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