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第一道对应法餐里的汤菜。>
就是每人一小碗放了河蚌肉的“清汤茉莉”,再搭配两个充当面包用的咸味儿海棠酥。>
和法餐不同之处,在于这道中式清鸡汤与中式面点的美丽,纯乎自然。>
是既有花香,又有花形,根本无需摆盘。>
这么一来,这道中菜西吃的汤菜,其精彩之处就已经不仅是原本一道汤,一道点心的意义了。>
更在于两者色、香、味、形的主题呼应,在于嗅觉、味觉、视觉与触觉的立体享受。>
那海棠酥的层层酥皮,就像花朵一样绽放,粉红色几乎是少女心。>
轻轻一碰,酥脆的糕点就会掉下来,让人不忍心去吃。>
而浸泡在清鸡汤中的白色茉莉花,却以纯粹的汤色和诱人的清香彰显生命力。>
所以这头一道菜一端上来,就引发了轰动。>
要知道,惯常以为法餐为傲的法国人,思想意识里只有法餐才谈得上精致。>
而对中餐的印象,无非就是炒粉、炒面、炒杂碎之列。>
甚至颇多人来到共和国,最苦恼的事儿就是这里难以买到真正优质的新鲜面包,从形成了共和国面点粗粝的成见。>
打个比方,这就如同当年京城变做北平,初到此地的鲁迅因为京城商业大萧条,而断定北平没有好茶食一样。>
偏偏骤然间,这些法国人毫无准备的见识到了中餐里精致高雅、生动有趣一面。>
那可想而知,这庞大的对比,会产生多么大的震惊啊!>
必然刷新了固有认知,对中餐的观感迅速提升。>
尤其是喝汤的时候,许多人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明显是没有想到如此清澈入井水的汤菜居然一点不淡,味道极清爽有浓郁。>
自然交口称赞,兴致勃勃。>
而第二道对应西餐头盘的菜式,就是能够发挥中餐优势,西餐里根本见不到的甜菜了。>
一道浇上“桃花泛”芡汁的软炸里脊,搭配琉璃丸子、拔丝香蕉、冰糖银耳、桂花糯米藕。可以说是中式甜菜的大集合。>
软糯脆爽酸咸甜,口味丰富,甜度不一,那是相当开胃。>
更何况外国人对甜食口感,本身耐性和承受能力就特别大。>
完全不虞他们会像国人那样,吃多了会腻、会齁。>
这道菜自然是把众多老外吃的是眉开眼笑,越发频频点头给予肯定。>
尤其是女性顾客,简直放不下刀叉了。>
那真是舍不得放弃任何一口甜蜜的诱惑,彻底被自己的味蕾所左右情绪了。>
至于第三道对应西餐的主菜,可谓是一点风险没有,保准叫好的得分项了。>
那就是艾师傅的绝活儿清真烤鸭。>
毋庸置疑,烤鸭可以说是外国人接受度最高的一道菜,也是京城美食的代表。>
这年头,全国范围,无论是“老内”还是“老外”,都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这句话。>
而且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艾师傅用果木烤出来的京城白鸭。>
不但色泽焦黄,皮酥肉嫩,没有异味,热饼绵软。>
这道菜更出挑的地方,还在于酱料是艾师傅自制的。>
艾师傅有独特的秘诀,他专用高油高糖的清真糕点来制作面酱。>
所以他烤的鸭子不但不比聚德全和便宜坊的差,酱料也更加醇厚。>
那法国人还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