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似乎从重文门旅馆辞职离去,这事儿对于宁卫民来说就算结束了。>
他快刀斩乱麻的解决了背后下黑手的人。>
既出了一口恶气,还能对几个同事的前程有所助益。>
而且他的实际利益也没有受到什么损害,大家还都得应承着他的人情。>
可以说应对得很不错了。>
但从实际意义上来讲,却并非如此。>
首先,这场风波过后,宁卫民也用一段时间,对自己做了很多反思。>
他发现自己会摊上这件事,其实并非无辜。>
说实话,仔细回首一下最近的这段日子,连他自己都觉着自己不知不觉中有点飘了。>
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想错过。>
太过渴望“早日成财”的心态和财富爆发,致使他一心只沉浸在赚钱的便利,花钱的舒服上。>
从而忘了风险意识,忽略了韬光养晦的重要性。>
这才是他会被有心人给盯上的根本原因。>
表面上,他似乎可以说是因为有人算计齐组长,让他受了拖累。>
可反过来,他其实比谁都明白,恰恰是因为自己不懂得收敛。>
才会让别人认为有机可乘,把他作为攻击齐组长的突破方向。>
事情就是这样的。>
也许从他的角度出发,个人戴个进口墨镜,一块电子表,抽点好烟,给同事们买买小零食。统统不算什么,都是小钱。>
既能和大家多些聊天的切入点,也能落点好人缘,何乐而不为?>
可他恰恰忽视了整个旅馆的环境。>
不论是其他部门的领导和职工,看在眼里都会觉得惊诧和不舒服。>
自然对他会产生怀疑,心生不满。>
也许他早就招惹了许多人在暗中嫉妒他吧。>
包括那些在他身上得了好处的人,都未必一心一意觉得他好。>
说来也是,康术德就曾经屡次告诫过他,有钱了也不要张扬,要多考虑别人的看法。>
可在他心里已经觉着自己够低调的了。>
尤其是自打老爷子的东西退还之后,他就认为他们财富的来源有了合理解释,更没必要再像过去那样装穷了。>
于是不知不觉就把师父的告诫不当回事了,扔在脑后了。>
而这次,算是现实给他上了一课,让他终于明白财不露白的真意了。>
不得不说,许多人都具有仇富心理。>
如果他再不懂得把锋芒藏起来,那今后就必然还会付出许多额外的心神和精力,去应付数不清的麻烦事儿。>
这岂不是自寻烦恼吗?那还能有精力去干正经事吗?>
何况真要是进了皮尔·卡顿的公司,当他正式成了外企雇员,结交的人群层次也就不一样了。>
再发生这样类似的事端,那不定意味着什么大麻烦呢。>
毫无疑问,这件事适时给他提了个醒,以免今后再重蹈覆辙,惹来难以解决的麻烦。>
而除了自省的收获之外,宁卫民还必须得给街道李主任,2号院的邻居们一个合理的解释。>
因为这年头,大多数人都是靠端公家的饭碗吃饭的。>
而且没了工作的人,档案也很快就会从单位调动到街道去。>
试问,有谁能相信,宁卫民是自己心甘情愿地把能养活他一辈子的铁饭碗给砸了啊?>
甚至在宁卫民正式辞职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