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五年五月初三这一天,河南卫辉府爆出了该府近年来最大的消息:当朝次辅高拱之侄、吏部右侍郎张四维之甥、太子伴读高务实在该府设宴阖府豪绅名流,并在席间提出大借款,总计借款数额高达三十万两之巨!>
三十万两这样的数字,放在哪里都是一笔了不起的巨款,更何况这位提出借钱的高侍读年仅十岁左右,纵然他的伯父、舅舅都是当朝顶尖的高官,可问题是,他自己小小年纪,谁敢保证他能代表得了他身后这二位?>
当然,卫辉府的豪绅名流也不是孤陋寡闻之辈,他们不仅知道高家只是文范传家,算不得家资丰富,也同时知道张四维出身的蒲州张氏,那是真正的财雄势大——北方最大的长芦盐场这些年几乎就被张家一手垄断,据说年进数百万之巨,富可敌国!>
虽说高务实只是张家的外甥,他假如借款数额太大,张家会不会愿意给他垫底兜底有些难以断定,但在场的豪绅名流私下一合计,却仍然纷纷慷慨解囊,各自报出自己愿意借出的数额,由高侍读当场泼墨挥毫,在卫辉府尊蒋梦龙的见证下立下借据,完成借款。>
终极,这笔高达三十万两的巨款,竟然只花了一顿饭的工夫,就全部拆借到位!>
高侍读当场盛赞卫辉府豪绅名流宅心仁厚、古道热肠,急人之所急。然后表现这三十万两的巨款,自己一分钱不拿,直接又向在场各位提出购进大批粮食、布帛等各类生活物质。>
在场士绅帮人帮到底、送佛送上西,也一齐应了下来。>
然后高侍读终于发布:这笔钱将全部用来赈济灾民——无论是河南本地受灾大众,还是由山东、苏北流浪而来的灾民,只要已到河南境内,就在赈济领域之内!>
听到这个说法,在场之人,无论官、绅,对于高务实的举动都是又惊又愧。>
按理说,高务实固然与他们是同省乡梓,但他的老家新郑并没有遭灾,流民也没有跑到那里往,他实在没有任务为了卫辉府的流民如此慷慨解囊,宁肯借钱也要赈灾——何况是如此宏大的数额。>
于是颇有人过意不往,表现自己刚才所借款项,一文钱的利息都不收。>
实在高务实刚才这笔借款,通通只借了一年,利息总的来说并未几。>
但毕竟对于高务实而言,三十万两固然是个大数目,却也还能想方法周转,可是对于这些卫辉府的士绅而言,他们借出往的钱对他们家族来说却并不算小数,肯免除利息,已经是重大的就义了。>
高务实对他们的慷慨再次表现感谢,但仍然婉言拒尽了这样的美意,他表现既然是借钱,不给利息是没有道理的,假如大家也感到赈灾是一件善举,不妨在其他方面助自己一臂之力。>
众人忙问高侍读,说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大家固然能力有限,但在力所能及的领域之内,都愿意尽量帮忙。>
不得不说,这年月的人,无论如何有两点毋庸置疑:人前要脸、器重乡梓。>
因此,高务实一个“外乡人”都愿意如此帮忙,他们要是不表现出愿意主动跟进的态度,回乡之后,脸面上就实在过不往了。>
不仅士绅们如此表现,连卫辉府尊蒋梦龙也立即表现,但凡高侍读赈灾有需要府衙帮忙的处所,尽管开口,自己一力担负——当然,蒋府尊在话语中还是稍稍暗示了一下:卫辉府的财政情况不是很妙,这个“帮忙”最好不是拿钱。>
蒋府尊是嘉靖四十四年的进士,按理说高拱也算他的座师,不过他的房师另有其人,所以不算高拱的正经门生,只是多少有一份情面在,这也是他肯跳进这件事里的一个原因。>
他却不知道高务实就等他这句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