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全凭他在华亭镇的海盐支撑全国人口吃盐吗?房俊也不是傻子,断然不会大动干戈。”
海盐的确产量极高,但运输却是极难,想要以海盐填补解池食盐所供应之地区,几无可能。
陛下派遣房俊前来整顿盐务,是想要在河东世家把持的盐池撬开一道缝隙,将原本解送入京的食盐产量提升一些,绝不可能任由房俊恣意妄为导致食盐减产。
都说盐铁乃是国之基石,但两者也有轻重之分,没有铁并不会如何,可若是没有盐,必将天下大乱……
官廨内众人商议着如何应对,门外一阵脚步匆匆,有吏员快步而入,疾声禀报:“王监正,外头有人自称是越国公亲兵,手持越国公印信,言说越国公已经抵达盐池,正在视察盐池。”
王福郊心头一震,霍然起身,对在座之人道:“走吧,该给的颜面还是要给的,莫要惹恼了这个棒槌,大家随我一起前去迎接。”
以往,对待朝廷前来监察盐池的官员都会给予一些“下马威”,但是现在面对房俊,却没人敢那么做。
因为谁也不知房俊这个棒槌面对“下马威”的时候会做出何等反应……
众人簇拥着王福郊出了官廨,浩浩荡荡的前去迎接新任“榷盐使”。
……
雪粉从天而降落入盐池之中,转瞬融化,水气在盐池上方形成一层淡薄的雾气,将一方一方盐池笼罩其中,池水澄澈,有如仙境。
房俊策骑缓行在盐池之间的土埂上,听着身边早已自华亭镇盐场抽调而来的名叫王方的技术员讲解……
“帝国境内有盐池十中子墓地拜祭一番,告慰故友在天之灵。”
见到王福郊带着一众官员前来,房俊没有摆官架子,而是翻身下马大步迎上前去,握着王福郊的手极为热情。
王福郊心说受宠若惊的是我啊,你这么客气,让我不好意思将伱架空……
“家父在世之时与房相交好,素来钦佩房相的学识,若在天之灵得知旧友之子前来祭拜,定然心中快慰!”
其父王通,乃是隋朝大儒,幼年之时家道中落,举家搬迁至绛州龙门,一举造就了显耀河东的“龙门王氏”。其人家学渊源深厚,一生致力于教育,其好友房玄龄、魏征、王珪、杜如晦、李靖、陈叔达等皆乃一时俊杰,门下弟子更是多达千余人,皆自称“河汾门下”,名噪一时。
王福郊本人并未有出色之履历,只能仰仗父辈荫萌,故而此刻房俊一见面便提及对其父之敬重,令其笑逐颜开、心中欢悦。
只觉得外界对于房俊之评价未免有失公允,这哪里是什么翻脸如翻书的“棒槌”?
分明是和煦温厚、温文儒雅的才子……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