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神,鄱阳湖之战后的两三天,这次由钱谦益亲自提出,朝廷重启了当年监造宝船的龙江船厂,预备仿照这条荷兰战舰,也打造南明自己的舰队。
不过这一动工开始,一系列问题又是爆发了出来,虽然人工费在南明不值钱,造船征发贫民即刻,养活船工也不太成问题,江南的粮食滞销,世家门阀元气大伤时候,粮食好歹也存留了下来,可是造船需要木头,需要大量金属工具与构建,而此时的南明是既缺木头又缺铁,徽州木材商人大本营的黄山此时已经在毛珏治下,更远产深山巨木的巴蜀又丢给了张献忠,如永乐,嘉靖年间大规模造船的能力,自给自足的前提下,此时南明已经不具备了。
退而求其次,金属工具与造船良木,还可以通过进口,连续几年,朱由崧修皇宫已经从东南亚进口了大量苏木了!问题是造船比修皇宫还费木头,这又需要大笔大笔的银子。
急于自保的东林士大夫前所未有的对银子产生了渴望。
自三年前马士英身死,东林政变之后被打压到几乎要消亡的江南资本主义萌芽,终于得到了一次复苏!
紧挨着杭州,福州这些被北朝割据的商业城市,再一次,密密麻麻的丝绸庄园建设了起来,景德镇的炉火也终于重新旺盛的燃烧着,在大量良港都被毛珏割占之后,温州这个被遗忘的角落也开始蓬**来,把藏起来的船只汇聚在温州湾,两年多没出海的江南海商们携带着大量南货,又一次是满带着兴奋奔向了东南亚。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此时的东南亚已经早不是三年前他们躺着赚钱的东南亚了。
另一个变化的则是东南士大夫自己了。
秦淮河两岸,已经荒芜了不少的商业街,也随着政策的松动,重新冒出来不少小商小贩,庞大的画舫缓缓随着秦淮荡漾,站在船头,看着自己曾经醉乡梦眠的地方重新兴起,仁学先生张溥那消瘦尖长的脸庞终于露出了些许笑容来,可这笑容很快又是收敛了起来。
目光向北眺望,他的眼神,很阴森!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