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也省去了让人通传消息的流程,也不会经历在阳城底下为县令所阻的情况。
在司马的引导下,韩当带着士卒、征夫、车队驻到了城西的方向,也就是刚进城门那嘎达,崔博则是被安排到了阳翟的客舍住,不过在此之前,他还要去一趟颍川郡守府。
好和长官阴修细谈在阳翟的章程!
崔博和这阴修谈的其实还算是合得来,在其口中,崔博也得知了不少颍川新生代才俊的名号,有几个名儿还颇为熟悉。
颍阴荀彧、荀攸、荀谌,阳翟郭图、辛毗、辛评、赵俨、繁钦,许县陈群,定陵杜袭,长社钟繇…
丫的,二荀就甭说了,崔博可是钦慕已久了,郭图…怕是是那郭嘉的同宗哥哥吧,就不知道此事他去没去袁绍部下呢;这辛氏二兄弟,如果崔博没记错的话,应该都是袁绍手底下当差的,天生相性不太符合好吧;这赵俨、繁钦,崔博还真没啥印象,不过既得阴修夸耀,能和前面几位同列,想必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陈群那就不用说了,太有名儿啦!不过在后世有的多是恶名,当然是那些不知所谓的吃瓜网友一知半解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就是此公的‘九品中正制’搞得。更有甚者把那五胡乱华的“罪名”都给安排到他的头上。
其实这里是个误区,人家陈群…压根就没想到好吧!
其人算是士族吗?算!
但也只能追到他的祖辈,陈寔可谓是寒素出身,家里也穷,往上也追溯不到什么带名带姓的人儿,就凭着经学和高于常人的道德水准,乃得享誉海内,也使陈寔家族因之崛起。
所以说嘛!还是多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改变命运没毛病!
杜袭,崔博隐约记得这个名儿,但是这人做过什么,他是一点儿都不记得了。
阴修给少年一辈提了一遍,就是不见郭嘉的名儿,看来这阴修实在是不看好这个郭嘉!
哼哼…众人皆错看他,崔博慧眼识珠,那岂不是更妙?
崔博现在就开始寻思着找个什么样的机会,带着介绍信去见这个郭嘉一面~
然后动用三寸不烂之舌,将其…嘿嘿嘿!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