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几位青壮快速赶来,行礼拜道:“见过将军,敢问将军可是来征兵征粮的?”>
“征兵征粮?”关兴被问懵了,诧异道:“啥意思?”>
中年反问道:“你们不是雍家主的部下吗?”>
关兴明白了,乡下消息闭塞,估计雍闿被杀的消息尚未传开。>
想明白原因关兴无奈笑道:“雍闿已经死了,忘了自我介绍,我是大汉征东将军,庲降都督关兴,来中安办点事,不扰民也不征粮,你们该干嘛干嘛,对了,敢问先生贵姓?”>
雍闿死了?>
看着还没自己儿子大的关兴,中年心中掀起滔天骇浪,愣了许久消化完关兴提供的信息之后才躬身拜道:“草民仇勇,是中安的游徼,敢问将军有何吩咐?”>
关兴笑问道:“就是传说中的三老吧。”>
皇权虽然不下乡,但不代表乡下没有秩序,《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每五户编为一伍,各置有长,亦称伍老,百户为一里,设里正,又有父老,祭尊等,十里一亭,设亭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se)夫,游徼。>
三老并非三人,刘邦建立大汉之后明确规定,每乡的三老只设一人,由年龄在五十岁以上且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四十九岁都不行。>
三老掌全乡教化,有秩类似于乡长,统筹全局,啬夫负责诉讼,收税,游徼负责徼巡禁盗,相当于刑警队长。>
很多时候三老跟有秩都是同一人担任的,因此许多地方将“有秩,啬夫,游徼”并称三老。>
理论上,关兴下乡办事应该有县令或者县尉陪同,由县令做中间人与乡老联系,但味县官员被他和雍闿杀完了,新县令还没上任呢,只能直接过来。>
关兴笑道:“原来是仇游徼,本都督要在中安办点事,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要麻烦你们了。”>
这事谁敢说不啊,人家有兵的。>
仇勇虽一万个不情愿,还是恭敬的行礼拜道:“愿听将军吩咐。”>
关兴点头道:“先帮我们找个住的地方吧。”>
仇勇只好带他们去了乡衙,乡衙不大,根本住不了五百人,只能硬挤。>
乡里自然没有县衙那么讲规矩,不赶集没纠纷,有秩和啬夫都窝在家里睡大觉,乡衙目前只有仇勇一人。>
这很好理解,乡衙官员既没编制又没人发工资,凭啥按时上下班啊。>
关兴自然不可能跟着士兵睡大街,安排好房间之后便与仇勇聊起了家常琐碎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交谈得知仇勇有三个儿子,长子次子都已成家,幼子尚未找到媳妇,便在聊天过程中不经意的说道:“关某初来南中正是缺人手的时候,就让三公子留在我身边做事如何?”>
接下来的事肯定需要仇勇配合,不给点好处人家会为你真心办事吗?>
果然,仇勇闻言大喜道:“谢将军,我家那小子有幸跟着将军,绝对是他前世修来的福分。”>
喜欢三国:从夷陵开始请大家收藏:(.sodu777.)三国:从夷陵开始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