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愧是贾诩啊,什么时候都以保全自己为要。>
不恋权,知道情报工作要相互监督。>
只是贾诩配李儒。>
这组合做地下工作。>
黄金搭档吗?>
还让不让别人活了。>
贾诩离开后,楚歌让人把甘宁叫来。>
“兴霸可愿转做水军统领,驾驭战船驰骋于长江、黄河,今后再带人纵横四海。”>
甘宁眼睛一亮:“不瞒主公,属下出生临江,自小与人翻江倒海,也曾想过他日组建船队纵横长江,主公所愿亦是我之所愿。”>
说完,甘宁又是叹气又是怀念道:“属下年少时还与同伴厮混,偶率舢板劫掠乡里,常被人骂做锦帆贼,”>
楚歌笑道:“待你组建水军后,可命其为‘锦帆’,他日名扬天下时,乡邻在外人前面说起你等,怕是与有荣焉。”>
“哈哈,如此再好不过。”>
对于甘宁的水军天赋,楚歌再清楚不过,老实说之前让甘宁带山地步兵,算是埋没对方的天赋了。>
处理了一些政事后,楚歌又带人前往函谷关坐镇。>
“主公。”>
看到楚歌,黄忠和马忠都松了口气。>
这些日子,卢植虽然不知道大同军在关中、乃至凉州做什么。>
可卢植哪怕具体的事情不知道,根据经验和所学,就能知道对面的军队在理清后方。>
而一旦理清完后方,洛阳就有难了。>
当今之世,《孙子兵法》深入人心,哪怕没看过原著的兵家之人,也知道知己知彼这四个字的含义。>
为了了解对面的虚实,卢植派人翻身越岭,或是从黄河水路转道关中。>
付出巨大代价后,汉室这边的人终于大概了解了大同军的情况。>
众皆哗然。>
有人认为大同军比黄巾贼更难对付,因为黄巾劫掠百姓,而大同军扎根于底层。>
不过更多的人还是认为大同军得罪天下士族,如今只不过是趁着他们不备而成事,只要朝堂认真起来,就能像当初剿灭黄巾一样,把大同军彻底歼灭。>
了解到大同军正在忙着平定凉州。>
汉室决定趁此良机,夺回函谷关。>
可是他们都太过小看了函谷关。>
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函谷关再适合不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马忠和黄忠坐镇,只要不出关迎敌,短时间内汉室绝对无法攻下。>
不过卢植不顾伤亡的日夜攻打,还是让两人承认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楚歌拍拍两人肩膀,笑道:“辛苦了你们,可愿随我去同卢尚书打个招呼?”>
两人欣然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楚歌的到来和突然出关,打了卢植个措手不及。>
如果不是卢植作为中军主帅,加上函谷关狭窄,他恐怕有生命危险。>
卢植带着残兵一路退到东面的谷口,楚歌才带人回去。>
“大同贼首楚天行在此,汉羌联军莫非败了?”>
听着对面兵卒喊的‘主公万岁’,卢植心中惊讶。>
惊讶过后,他收拢残兵,连往洛阳发报。>
洛阳。>
得知卢植大败,大同贼首领兵前来,刘宏惊恐之下,连叫着迁都。>
“陛下,一旦迁都,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