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其真杀人,韩遂和陶谦脸色一变,就降了。>
楚歌这边处理好联军降将的事,甘宁又带来好消息。>
“主公,收获不菲啊。”>
看着兴奋的甘宁,楚歌先问起军队的伤亡。>
甘宁道:“我军损伤三千余人,歼敌六万多,收缴战马十余万,其他辎重无数。”>
说完,他还感叹道:“西凉人一人双马,可真富有啊。”>
楚歌笑笑,这是各地特产不同而已。>
就像草原不缺牛羊,缺盐铁茶叶,江南不缺水,沙漠缺水一样。>
另外,对于如此悬殊的战果,楚歌也不意外。>
这是诸多因素造成的。>
一:他准备良久,而联军轻敌,>
二:战术的碾压,以这个时代的人,第一次对上三连击,不损伤惨重,反而奇怪了。>
三:大同军和联军的装备存在差异,全钢武器在碾压局可能被其他优势掩盖,被人察觉不到,可一旦短兵相接,两者的武器代差就表现出来了。>
而这种有备对无备的情况,随着大同军名声越大,被人研究的越透彻,想再次形成这样的战局,就困难了。>
或许今天对于楚歌就是个幸运日,喜上加喜的同时,又有意外惊喜到了。>
“恭贺主公大获全胜。”风尘仆仆的展飞欣喜道,“主公,我们把文和先生请来了。”>
楚歌起身道:“太好了,你等一路辛苦。”>
展飞连道:“主公等征战沙场,才是辛苦,恨不能以身相代。”>
看着展飞一脸错过大战的遗憾神色,楚歌笑道:“贾文和一人可抵百万师,你等能把人带到,功比斩将夺旗,事后自有封赏。”>
“我等不敢居功。”>
楚歌摆摆手,边走边道:“行了,与我一同出去迎接文和先生。”>
出得屋来,楚歌就看见几个亲卫围着一个清瘦中年人,他远远地就抱拳道:“先生远来,天行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楚歌的年轻让贾诩为之惊讶。>
他见楚歌远来,龙行虎步,自有气象,也不敢怠慢,上前一步抱拳道:“见过大人,贾诩无名之辈,大人太过抬举。”>
楚歌心中暗道:你现在籍籍无名,估计想不到今后能搅动那等风云吧?>
一把拉过贾诩,楚歌边走边道,“先生随我入内叙话。”>
贾诩跟上道:“大人请。”>
进屋坐下后,楚歌亲自为贾诩斟茶:“久闻先生大才,故遣人相邀共图大事,一路上手下若有怠慢先生,天行以茶代酒,代为赔罪。”>
贾诩笑道:“大人相邀,是文和之幸,贵下以诚相待,何来怠慢一说。”>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楚歌条件反射地跟着回应,突然一愣,随后大喜道,“先生话中意思,可是愿助我图谋大业。”>
“诩蹉跎半生,今有明主不远万里遣人相邀,乃生平大愿。”说完,贾诩起身抱拳道:“愿为主公尽绵薄之力。”>
贾诩当然不会说,如果没有萧关这场相差悬殊的胜利,他可不会这么直接。>
哪怕被逼着效力,也会有所保留。>
聪明如他自然知道这一战过后,雍凉之地再无力阻止大同军崛起。>
而坐拥关中地利,如今很快又有西凉勇士和西凉战马加入。>
再加之前大同军所有的天府粮草等,可以说大同军已经能和汉室平分秋色了。>
且人在屋檐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