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是了。”>
戏志才也是聪明人,只是没有情报,再加上函谷关扼守雍凉之地。>
他和其他人一样,几乎下意识地认为既然敌人从西而来,必定是正在叛乱的凉州羌人。>
可是经过郭嘉这一提醒,他就发现了疑点。>
其中最重要的是,前往平叛的张温等人,没有提前把消息传出来。>
如果说张温等人平叛失败,乃至被羌人打得大败亏输,戏志才相信。>
可是他不相信张温带的十余万人马一个都没跑出来。>
想明白后,戏志才叹息道:“可惜啊,凉州羌乱以我之见,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就能瓦解其势,如今朝堂耗费良多,还失却诸多能战之士,恐有后患。”>
郭嘉也跟着叹息:“时也,命也,且看日后。”>
——>
长安城。>
在拿下函谷关的当天,因为是偷袭,所以大同军没有打出旗号。>
夺关之后,楚歌也是灵机一动。>
想到凉州叛乱,他就吩咐马忠暂时先不在关上竖起大同军旗号,而是披上凉州叛军的马甲行事。>
这样一来可以迷惑大汉朝廷,二来可以让人轻视。>
要是让大汉朝廷知道现在的大同军已经拿下巴蜀、汉中,还即将拿下雍州、凉州。>
那可不得了,对方必然像当初的黄巾之乱一样,倾国之力来攻击他了。>
楚歌虽然知道现在的消息瞒不了多久,可哪怕多瞒一天也是好的。>
不过楚歌却是想不到,这时代两个顶尖的聪明人,从蛛丝马迹中推测出了大同军的存在。>
虽然戏志才和郭嘉因为情报问题,无法知道大同军的具体情况,但是两人都已经肯定占据函谷关的不是凉州叛军,而是一股新的势力。>
楚歌这边拿下长安以东地区后,又把目光投向了西边。>
“按时间推测,现在的全明星队伍可是被凉州羌人打得满头包了。”>
楚歌心中暗自琢磨。>
董卓。>
孙坚。>
张温、周慎、陶谦、袁滂、鲍鸿……>
“也就董卓逃过一劫,这时候算是汉军最虚弱的时候,该不该和羌人夹击对方呢?”>
楚歌倒是没有心理洁癖,而是大同军势力骤然加入,谁知道凉州羌人会不会认他这个盟友,和他共击汉军?>
要是到时候对方见又有汉人队伍抵达西凉,马上停下攻击,那可就白白救了董卓等人了。>
“只是我也没有多少时间浪费在此,只能先行打垮两边,再派人慢慢收服地方,再怎么说,总不会大同军一到,双方就握手言好,共同对付大同军吧?”>
乌鸦嘴的楚歌自然想不到他一语成箴,随着大同军在东边扫荡,消息自然被有心人传到了西边。>
汉军面对即将到来的两面夹击,只能先退守汉阳,同时展开了外交活动。>
喜欢从黄巾小兵开始请大家收藏:(.sodu777.)从黄巾小兵开始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