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农兵。”>
“主公妙策。”廖化一脸敬佩。>
楚歌一愣,随即恍然。>
是了,农兵制度,相当于另类的屯田制,公元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全球时间线以此为准)年的现在还没出现呢。>
告示发出。>
每家每户出一个青壮,十六岁以下的不要,四十五岁以上的不要,但凡弄虚作假,家里收回田地。>
过了两天,廖化又来报告。>
“主公,农兵已召集完毕,只是还缺少操练兵器。”>
对此,楚歌早有准备,起身道:“前些日子我已命工匠赶制兵器,今早有人来报,说是已经赶制完成,走,我们一同去瞧瞧。”>
一路往外走,楚歌趁机向廖化了解招兵情况。>
“元俭,百姓们对农兵一事可有怨言?”>
廖化笑道:“百姓们起初还会唠叨几句,见没影响家中农活,又能白得一顿米粮,现家中青壮多的,都在抢着要加入。”>
“这就好。”楚歌笑道,“至于名额,你们看着办,每镇设500农兵,数量足够了,就暂时停止征召,数量不够的,就酌情让家中青壮多的加入。”>
廖化点点头,表示明白。>
“主公,这些日子以来,米粮所费颇多,如今再提供农兵一顿伙食,怕是负担更重。”>
楚歌面露赞许:“元俭倒是越发有大局观了。”>
“都是主公教导有方。”>
楚歌哈哈一笑,这马屁拍得舒服。>
笑过后,他也不由叹息道:“粮食却是个大问题,接下来我还要普及教育,也要给伙食补贴,这些日子大壮可找我哭诉了好几回。”>
听楚歌这么说,廖化不由皱起了眉头。>
见状,楚歌无奈又好笑。>
如今这些糙汉子,让他赶鸭子上架,一个个既当兵又当政,平日里还要抽空补习新知识,人人都往十项全能发展了。>
可是不管怎么样,铺开教育,越早越好,哪怕缩衣节食,都不能耽误了扫盲工作。>
至于粮食不够?>
算了,真不够,老子就去隔壁抢。>
正所谓:邻居屯粮我屯枪,邻居就是我粮仓。>
那些世家大族的家里,可是堆满了粮食,而且一个个屁股不怎么干净,到时抄家肥上一波,就能续上一段时间的命了。>
说笑归说笑,不过楚歌倒是也有了应对之策。>
大汉朝确是天灾不断,可这天灾对益州来说,还是影响甚微,目前的天府之国可不缺粮食。>
今早,他就把蒋钦找来,让后者装成商人,带人前往西边买粮去了。>
把消息告诉廖化,廖化明显也松了口气。>
说话间,两人到了县衙隔壁。>
这里原是之前县长的府邸,现在被楚歌改成了科学院。>
说是科学院,其实里面没有一个科学家。>
里面的人,大都是他这些天召集起来的工匠,其中木匠居多,铁匠少许。>
喜欢从黄巾小兵开始请大家收藏:(.sodu777.)从黄巾小兵开始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