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损失大了。”>
听着下面议论纷纷,袁绍看向王允。>
王允会意,笑道:“诸位,陛下仁慈,我们非但没有损失,而且白得好处,朝廷说了,若我们愿意,可把全部牛羊马按市价卖给边军。”>
“陛下仁慈。”>
众人纷纷起身朝北方拱手。>
谢恩过后,王允继续道:“我与本初原本想要把草场里的牲口全部捐赠给边军,助他们一臂之力。”>
说到这里,王允故意停顿了下来,他仔细观察,看底下是否有人面露不满,和他不是同一条心。>
不过能在堂上安坐的人又岂是短视之辈,他们一听王允的话,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有人眼睛发亮,起身恭维道:“还是老大人想得周到啊,怪不得陛下对大人恩宠有加。”>
“哈哈。”>
王允虽然知道楚歌偶尔有提起他,完全是因为义女貂蝉的原因。>
可是,听见下边人这么恭维,他还是老怀大慰。>
笑过之后,王允叹息道:“可是不管我们怎么说,朝廷就是不要百姓捐助。”>
对于这样的结果,堂下众人都心有预料。>
大乾富有天下,朝廷不缺金银。>
这是公认的事情。>
陛下拒绝民间捐赠是正常的,反而收下他们这些人的讨好,倒显得不正常了。>
“陛下天威,相信很快就能打退蒙古人。”>
“是啊,等陛下灭了蒙古人后,我们的草场又能扩大了。”>
“哈哈,不错不错。”>
“也罢,大家忙活了许久,今年就当休假了,老夫这些年忙着北地之事,倒是没有时间领略山河风光,正好趁此次机会,到各处走走。”>
“老大人说的不错,不如大家一起去各地看看。”>
“好啊,我想去看看古籍当中说的大海,有人一起吗?”>
“我去我去。”>
“我想去西边的隋唐之地看看,可有人相伴。”>
“王兄,我正有此意,不如同去。”>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好好的聚会,变成了旅游攻略交流会。>
就如北地的商人,大乾民间对北方战事也毫不担心。>
在北方战火熊熊的时候,民间照样歌舞升平。>
——>
时间一天天过去,眨眼就是两月。>
作为两百万奴军的统帅,木华黎几乎每天都收到南方的战报。>
两百万奴军分散在原隋、唐、汉、宋、明五地。>
每地分到四十余万人。>
木华黎不是不想集中兵力攻克一个地方。>
不过按搜集到的情报看,大乾的国力不下于蒙古,甚至犹有过之。>
所以,木华黎想用奴兵试探出各地虚实,然后再根据情况定下主攻方向。>
可是两百万奴兵南下,至今没有攻下一处棱堡。>
这就离谱了。>
“手下人根据我的吩咐,每个棱堡外留下一万人,>
草草统计,乾人的棱堡就造了千座。>
若是乾人在每个棱堡中留了同样的兵力,那单就北方战线,乾人就驻守了千万兵力。”>
想到这里,木华黎就摇头失笑。>
这怎么可能,难道乾人在其他地方都不用兵力驻守了?>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