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乾出生入死的小兵战死,也没有厚葬一说,哪能反过来为敌方的人物做这样的事,那不是脑袋秀逗了。>
进入城池,看了看街道上还未清扫的血迹,张任又问道:“此战我军伤亡如何?”>
手下连道:“将军,此次攻城战颇为顺利,可能是敌军被我等追杀进来,还未缓过劲来,是以,此次作战,我军只伤亡四千余人,就拿下了城池。”>
张任点点头,这数字和他心中估算的差不多。>
大西军虽然有三万兵马,可要分守四门,这样下来,一面城墙上也就七千多人。>
真说起来,在局面战场,还是大乾军力远远多于对方。>
再加上大乾有投石机等利器相助,兵员素质又远超大西军,等大乾打进城池的时候,其他三面的大西军已经兵无战心,一路逃跑、投降的人不计其数。>
之后,张任又了解了城中的物资。>
说起来,张献忠麾下的大西,可是真的穷。>
虽然张献忠等人已经收集了周边地区的物资和金银。>
这这些物资和金银加起来,还比不上大乾如今的一些县城。>
在大西都城修整了半日,张任接待了后续跟来的内政人员,把西南周边的政务转交后,张任又留下一些兵力,扫荡周边的山贼草寇和原属大西的县城。>
然后,他就带着大部人马朝东方出发,准备一路打,一路前往凤阳府和楚歌汇合。>
——>
凤阳府。>
其他战场陆续燃起战火的时候,多尔衮终于带着大清兵马赶到了凤阳府之外。>
三十万兵马,足够多尔衮分兵两路乃至三路。>
手下提议分兵攻打旁边的扬州府时,多尔衮挥手打断道:“伤其十指,不如先断其一指,今次南下,本王会一个个城池扫荡过去,凡阻我大清千秋万代者,杀无赦。”>
既然多尔衮有了决议,手下人自然不敢再多说什么,不说多尔衮南征北战,已经用军功证明了自己,单说对方如今的身份地位,就让军中无人敢多嘴。>
再加上军中将领都知道,此次多尔衮可是带着复仇心态来的,多铎的死早已让对方怒火冲天,这时候违抗对方的命令,不是自找不痛快吗?>
多尔衮虽然巴不得立刻就拿下凤阳府,可也知道欲速则不达。>
大军从出发到凤阳府,走了将近一月时间,不说士卒疲惫,就连他一路有人服侍,都已经心神劳累。>
这样的情况下,士卒的战力可想而知。>
“安营扎寨,修整两日后,再攻城。”>
多尔衮话落,随军的将领心中松了口气,他们就怕多尔衮一到地方,就不管不顾地发起进攻,那样的话,就算拿下对面城池,大清兵员也将损失惨重。>
看众人神色,多尔衮道:“怎么,莫非以为本王不知兵,亦或是被怒火冲昏头脑。”>
闻言,左右将领连道:“末将等不敢。”>
多尔衮转过头,面朝南方,淡淡道:“多铎的仇本王自然会报,可是相比我大清的江山社稷,他一人之死微不足道,本王此次南下既为报仇,更为我大清扫灭一切反抗者。”>
“摄政王圣明。”一众将领听多尔衮这么说,一个个心悦诚服地拱手拜服。>
人群中的洪承畴更是松了口气,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多尔衮此时在大清的地位,可以说一人之上,万人之下。>
圣旨头上的那一人,更多的时候都不干忤逆多尔衮的意思。>
若是多尔衮心中充满仇恨,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