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利用其他的东西,把他们的名声给毁掉,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不单单是学子,对于这次应天府中的百姓而言,这一次参加科举的学子,若真能够选拔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对他们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没有谁会在这上面,去因为其他的状况而产生多少的顾虑。>
他们都会明白,现在在应天府之中能够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的人,其实已经非常的少。>
他们只想着能够赶紧的,选拔出一些更为优秀的人才。>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立足,能够让他们看到朝廷的希望。>
学子们陆陆续续的都已经准备好,宋濂便立马的命人将贡院的门给关上。>
学子们便开始为期三天的科举考试。>
朱瀚命令高飞一定要保护好朱标,这一次科举的最终结果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应天府的名声。>
高飞坐在梁上,听着朱瀚的话,一脸的无奈。>
“王爷,你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把这些人全部都掌控起来,如果让他们翅膀都硬了,日后岂不是会给王爷带来影响。”>
朱瀚听着高飞的话,却轻轻地摇了摇头,自己面对着葛荣和王安。>
这样的优秀人才肯定不会有多少的心思,只是谭然这一次给自己带来了不少影响。>
他可不想让别人认为,自己确实有徇私舞弊甚至漏题的嫌疑。>
宋濂作为主考官,自己没沾上科举的一点边。静静地等待着,科举那边的消息便可。>
“你不懂科举中的水有多深,这次科举结束之后,应天府恐怕会有一阵的波澜会产生,静静的等待着最好的时机。”>
“本王想看看,这应天府之中到底会有多少的影响产生。”>
高飞听着朱瀚的话,不敢有任何的懈怠。>
科举漫长的考试对于每个学子来说,都是一场激烈的竞争。>
谭然看着眼前的卷子,便立马的开始做答。>
他自以为才高八斗,在这次科举之中一定能够展露头角,>
可没有想到当真正拿到考题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若能够在科举之中尽快地脱颖而出,恐怕并没有那么简单。>
科举上面的一些能够改善的变化,其实并不会那般的容易。>
在这次的科举之中,所出的考题都是为了能够了解民生的问题。>
民之所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也是这个道理。>
谭然便立马的开始进行作答。>
他认真的模样,甚至以为这一次的科举状元非自己莫属。>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最终结果被公布的那一刻,谭然却瘫倒在地,他怎么都无法接受。>
三天之后贡院中的榜单,已经全部都揭晓。>
葛荣心里还有点担心,他坐在王府里和谭然两个人还在议论这次的考题内容。>
若不能高中状元,那可真是要蒙羞。>
谭然却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
“这次的题目其实也非常的简单,只要结合当下的局势,君王和百姓之间的瓜葛,若能够全面的安排妥当,肯定能够有一番的出展。”>
谭然越说越激动了起来,他对于这次的科举已经胸有成竹,甚至那些考题都在他的脑海之中挥之不去。>
即便是科举结束,他心里依然都对那些考题历历在目。>
“毕竟现在在朝廷的眼中,这些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