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清了清嗓子,不急不缓的解释起来:“陛下,这马车之所以能够如此平稳,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英王殿下,在吗车上装了减震系统。”>
这东西,朱元璋当然是知道的。>
毕竟,火车上就有类似的玩意。>
老朱的反应,也在刘基的预料之中。他先说对马车本身最重要的减震,自然就是因为,这东西不算什么稀罕玩意。>
“其二。”刘基伸出两根手指:“根据英王殿下所说,四轮马车加上减震系统之后,能够让马车更加的平稳,不会像双轮马车那样,路面稍微有点不平,都会影响到马车整体。”>
其实这些东西,刘基也只是半懂不懂。>
不过她这个人博闻强记,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这些话,从朱瀚哪里听过一次之后没,不管自己理解不理解,都能够一字不落的记下来。>
他不懂没有关系,刘基可以肯定,朱元璋也绝对不懂。>
果然,在听到这些东西之后,朱元璋的眉头一下子就拧了起来。>
不过老朱也没有多问,详细的技术问题,他从来也不会过多关心。>
老朱之所以能够夺得天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钻牛角尖。>
有些东西自己不懂,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弄懂,他只要知道这东西怎么用能够起到什么效果就好了。>
至于其它的东西,不过是旁枝末节。>
“还有一点是什么?”朱元璋问道。>
刘基的神色,渐渐的严肃起来。>
相比起那些技术上的东西,刘基相信,朱元璋会更看重这一点。>
其实不只是朱元璋,就连他甚至是刘崧现在也已经明白了这一点的好处。>
“路!”刘基缓缓的吐出了一个字。>
虽然这话说了,好像跟没说一样,但是刘基相信,朱元璋肯定明白他的意思。>
讨好领导,有的时候也是一门学问。>
既不能表现得太聪明,让领导觉得自己很蠢。>
这只会让领导,越发的讨厌自己。>
同时,也不能表现得太蠢,如果领导觉得一个人太蠢,当然也不会把什么重要的事情,交给这个人去做。>
没有成绩,那还怎么升迁向上爬呢。>
所以最好的做法,当然是要让领导知道,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但是与此同时,要在某些地方,恰到好处的让领导觉得,自己这个聪明人,很多地方甚至不如他。>
作为大明的皇帝,并且执政了这么多年。>
刘基相信,朱元璋不可能不知道路的重要性。>
就算是隋朝那样短命的王朝,还拼了命的修了一条大运河呢。>
只不过,朱瀚现在弄出的路,跟以前的路有很大的不同罢了。>
果然,朱元璋立刻恍然。>
猛的一拍大腿:“原来如此,路!是路的原因。”>
“这样的马车固然好,但是对于路地要求也相当的高。”>
“如果是去跑那种坑坑洼洼的土路,这马车的减震再好也没什么用。”>
“而且,这种马车太过宽大,在一些小路上行驶起来,恐怕会非常困难,咱说的没错吧。”>
刘基马上摆出一副惊讶万分的模样:“陛下英明,竟然一下子就看出了其中的关键。”>
“臣跟刘崧,可是用了十几天的时间,才见见忙白新路跟四轮马车之间的关系。”>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