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瀚了。>
不少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发现了震惊的神色。>
究竟什么时候,吴振跟英王殿下,竟然开始不对付了?>
吴振之所以消极怠工,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是真看不懂,朱瀚地种种举措,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作用。>
在朱瀚提议建造难民营地的时候,吴振还是挺高兴的。>
这至少说明,朱瀚是真的在努力用心做事。>
结果很快,吴振就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
英王朱瀚给难民营地设立的种种规矩,在吴振看来根本就是脱了裤子放屁啊。>
灾民都快饿死了,整这些形式上的东西,究竟有什么意义?>
难民营建造的再好看漂亮,再干净整洁,能还百姓们多吃一口饭么?>
有柴火烧水,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柴火,去煮粥给那些百姓填肚子?>
原本吴振就看朱瀚不顺眼,只是因为忌惮对方王爷的身份,所以不敢发作而已。>
但是,朱瀚在救灾的时候所作的一件件事,渐渐让吴振无法再忍受。>
心中郁闷,偏偏吴振又碍于面子,无法直接询问朱瀚。>
这也导致了,两个人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大。>
对于这种情况,朱瀚自然不可能一点都没有察觉到。>
如果换做刚刚穿越那会,朱瀚说不定还真就察觉不到。>
不过现在嘛,在经历过那么多之后,朱瀚对于这种事情,也已经十分敏感了。>
不过知道归知道,朱瀚却是半点也没放在心上。>
刘申弘冷着脸:“王爷,这个吴振也太过分了。您的王令下了多少次,可这家伙根本就是阳奉阴违。”>
越说刘申弘就越是愤怒:“这个吴振如果仅仅是无能也就罢了,可无能的同时他还这么愚蠢。”>
“建立公共厕所的必要性,王爷您都已经跟他说了好几次,可我看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刘申弘愤愤不平,朱瀚却没怎么放在心上。>
“现在,难民营那边的进度,的确是慢了一点。”>
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人跟人之间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朱瀚不是不知道,整个大同府上上下下,对自己都是什么态度。>
这种态度想要扭转过来,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救灾。>
除了拯救受灾的大明百姓之外,朱瀚不想在其它地方,耽误半点时间,多花费一丝力气。>
病从口入这个道理,朱瀚已经跟吴振讲过了。>
事后朱瀚发现,自己似乎做错了一件事。>
在解释病从口入原因的时候,朱瀚把后世的细菌跟病毒学说,一不小心带了出来。>
这一说可就不得了,什么肉眼不可见的细菌?胡说八道也要有个限度吧?>
如果这些东西真的这么细小,你英王殿下又怎么发现的?>
那么多厉害的大夫,都没有发现的东西,你英王殿下却发现了?>
王爷你这是把自己当成了无所不能的神仙了?>
吴振没有当场反驳朱瀚,已经是看在他是王爷的面子上了。>
如果说这话的是一个普通人,吴振说不定能直接让人,把胡言乱语的家伙直接给砍了。>
朱瀚跟吴振也就是因为这个误会,渐渐变得水火不容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