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商们固然因为这个诱惑,拼命的把粮食运到了大同,可是官府制定的最低价格在那里,他们也不能随便降价啊。”>
朱瀚真心拿刘崧这种老实人无语了。>
果然,能力是一回事,脑子又是另外一回事。>
“刘大人,咱们官府制定的价格太低,那些商人能钻到空子,把粮食卖出高价。”>
“既然如此,咱们官方制定的价格过高,他们自然也能想到办法,让百姓们用远远低于官方制定的价格买到粮食。”>
“而这种时候,咱们官府唯一要做的,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刘崧却微微皱眉:“可是王爷,如此一来,那些商人会不会不满?”>
听到刘崧的担忧,朱瀚却是冷笑道:“按照现在这个价格,他们哪怕只卖上小半个月,也可以赚得盆满钵溢。如果这还对朝廷不满,那就是他们不识好歹了。”>
至此,刘崧总算是明白了朱瀚的“苦心”。>
之前刘崧还以为,朱瀚是被猪油蒙了心,在大同百姓遭灾的时候,竟然还想着发国难财。>
现在才明白,朱瀚这么做原来是另有用意。>
他毕竟担任过地方父母官,不是那些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
很快就明白了,银子跟人命哪个重要的道理。>
这个官方价格一出现,的确可以吸引大把大把的商人,往大同运送粮食。>
只要粮食足够多,能活下来的百姓,自然也就越多。>
虽然从感情上,刘崧还是有点接受不了,不过只要百姓能够撑过来,他也能勉强想通。>
想明白之后,刘崧的老脸微微有些红。>
为了大同的百姓,英王殿下甚至连自己的名声都不要了。>
可他却跑到英王面前,要死要活的威胁英王殿下,实在太不应该了。>
“微臣鲁莽了,还请王爷恕罪。”刘崧站起身,朝朱瀚深深一揖请罪道。>
朱瀚没好气的挥挥手:“无妨,起来吧。本王知道,刘大人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担忧大同的百姓们而已。”>
要不是知道刘崧什么脾气,换成其它官员敢在这么关键的时候,跳出来跟他唱对台戏。>
朱瀚真不介意,给那些邀名买直的家伙,一个深刻的教训。>
刘崧重新坐下,依旧有些痛惜的道:“王爷此番以利为饵,的确是极大的解决了大同的粮食危机。”>
“只是最开始一段时间,百姓们恐怕要过一段比较艰难的日子了。”>
毕竟四两银子一石粮食的价格,哪怕刘崧身为官员,也觉得实在有点高的离谱了。>
听到刘崧的话,朱瀚却不解的眨了眨眼:“刘大人此言何意?”>
刘崧也蒙了:“王爷四两银子一石的粮食,可不是普通百姓能够消耗的起的。”>
“在粮商们降价之前,百姓们当然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朱瀚闻言,顿时没好气的道:“我说刘崧,你这父母官可真是白当了。”>
听朱瀚这么评价自己,刘崧顿时就有些不服气了。>
他虽然不觉得,自己是什么经天纬地之才。>
可自认为,自己在地方上任职的时候,也是尽心尽力,从来不敢有半分的懈怠。>
不管从哪里离职,他刘崧的官声,也一直都相当不错。>
现在,自己以往做出的成绩,却被朱瀚披帛的一文不值。>
刘崧自然觉得很不服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