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说道:“七五,不是俺心狠,实在是怕你吃亏啊。”>
朱瀚微微一笑,自然是知道二姐夫心中想法。>
二姐夫做事,基本都是处处为老哥朱元璋和自己考虑,有一些过分的手段和想法,朱瀚当然是能够理解。>
浩浩荡荡的滁州商船队,进入长江后很快就是进入了集庆附近。>
一部分的船只分开,径直去了集庆城。>
另外一部分则是跟着朱瀚、李贞他们继续向东航行,然后继续进入运河,几经航行后进入了苏州。>
“人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苏州的市面果然是要繁华许多。”>
一大清早,朱瀚就是站在船头开始欣赏眼前的江南风景。>
所谓江南第一富庶之地,苏州的人口和房屋绝对是滁州不能比的。>
甚至于,这个时代的苏州,可以是超越集庆金陵城的存在。>
听到朱瀚的感慨,施耐庵也是从船舱中走了出来。>
“副帅,你看到的这些沿河景象,乃是苏州最好的一面,其实后面的市井民生,完全不能跟如今的滁州相比啊。”施耐庵说道。>
他的这一番话,绝对不是什么拍马屁,而是真正的发自内心说道。>
果然,朱瀚他们很快就是看到繁华市面背后的那些穷困。>
他们船队进入运河不久,天上就是刮起了逆风。>
平稳的水面上稍微有点逆风,立刻就是无法向前航行了,哪怕是航行也是比乌龟爬快不了多少。>
而运河上水面狭窄,无法在上面走之字形借风逆行。>
“我去安排人找纤夫。”>
对于这种情况,二姐夫李贞早已经有了经验。>
随着船队在运河边停靠,朱瀚等人也就借此机会上岸,反正是已经快要天黑了,在岸上客栈住宿可比在狭窄的船舱里强多了。>
而且,施耐庵老先生似乎对于本地市面非常熟悉,很快就指引了一家气派的客栈酒楼,里面竟然宾客满座。>
朱瀚望着酒楼下面几个唱曲子的艺人,不由猜到了施耐庵的想法。>
“想不到先生还是性情中人。”朱瀚打趣道。>
自从进了这酒楼,施耐庵的眼睛就一直盯着那唱曲子的几个女子。>
“东主你不知道,这几个奇女子唱的大宋宣和梁山故事,乃是一绝。”>
朱瀚听了几句,果然是唱的类似水浒传的故事。>
如此看来,施耐庵老先生这是来采集创作灵感来了。>
朱瀚对于这些方言曲调听不太懂,很快就兴趣索然,便带着陈宝刀、蓝玉等人回到了运河边上,准备看看纤夫找的怎么样。>
当朱瀚来到运河边上的时候,看到了一副非常壮观的场景。>
大约数百名衣衫破烂的纤夫,聚拢在了运河边上,他们拖着长长的纤绳,在运河边上开始绑扎纤绳。>
“七五,你怎么来了?”二姐夫李贞迎了上来。>
“二姐夫,他们都是你找的纤夫?”朱瀚问道。>
“是啊,我已经问过了,最近都是逆风天,不用纤夫不行啊,咱们又是大船,少不了这么多的纤夫。”二姐夫李贞说道。>
朱瀚的商船队都是大船,每一个船只需要的纤夫最少也得十几个人,才能顶风逆向。>
“这些人都如此瘦弱,真的能够拉动大船?”朱瀚感到有些触目惊心。>
因为,眼前的这些纤夫不论是年龄大小,全都是一副精瘦精瘦的模样,许多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