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尸体上的金牙也敲下来。
日本历来对中国古籍珍本极其重视。侵占南京以后,日本派出大批学者和僧侣来搜集整理在南京等地劫掠的书籍,他们对南京的图书馆、博物馆等建筑进行了严格监控。多达一千名日本僧侣和学者来到南京,对书书籍进行整理并编订目录。部分图书资料被登记装箱,日本征召了2300多名中国劳工进行打包,动用了300辆卡车将书籍运到上海,最后运回日本。
郭歧先生《陷都血泪录》中的记载可以作为印证。“他们(日军)事先做过严密的调查,攻陷南京以后便立刻开展了有计划的搜劫行动,各关、学校、博物馆、图书馆、达官富商的公馆、各大公司、大商家所收藏的古懂字画,几被他们一扫而光,尽数劫走。无一有‘漏网’的,日军犹在持续不断地搜劫,同时更以半买半抢的方式在地摊上作最后的劫掠。”
除了古懂字画,珠宝珍玩,日本人全面劫掠的第二个着眼点,放在制造枪炮子弹的原料——废铜烂铁上。日军每到一处,废铜烂铁一定被洗劫一空,每一户遭了殃的人家,从铁门铁栅到铜锁铜栓绝对无一幸免。
蝗虫过境尤为不及,日本的“金百合”计划,让他们所谓的大日本皇军变成了“蝗军”,就连蝗虫都要甘拜下风。
看完整份“金百合”计划的内容,陈绍只能用怒火中烧来形容。如果不是由于间谍得到这份情报,他都忘记了日本还有这份满是罪恶的计划。
不过,现在知道还不晚。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