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而言之,吉士林的资金不大够只是小问题。>
除此之外,几乎占尽了先天的优势。>
吉士林开业当天,那真的是顾客盈门,来了个开门红。>
当然,决定一个餐馆是否能持续的红火下去,关键还是得看经营手段和菜肴的口味。>
在这两方面,李立也没掉链子,他做的确实不错。>
比方说,这次他学起士林就学得更到位了,几乎完全采用了起士林的营业模式。>
一楼的店堂很小,除了卖卖糕点、糖果、洋酒、罐头外,便只经营一些快餐、三明治和冷饮。>
楼上才是正经的餐厅,卖各种西餐大菜。>
甚至他还雇佣了几个白俄落魄贵族家的姑娘,充当女招待。>
虽然由于楼上南北向不宽,东西向却很长。>
整个店堂的桌椅不得不采用“火车座”的形式,就像一节加宽了的列车车厢。>
这与起士林的圆桌座椅来相比,层次确实显得有些拉低了。>
但李立却仍然懂得要在其他方面增加艺术气氛,把不足给补齐。>
比方说餐厅的东头是算账的柜台和酒台,西头他就弄了一半圆型的高台,约高出地面一尺许,形成一个很简单的小舞台。>
台上放了一架三角钢琴,旁边还备有一架电唱机。>
这样一来,除了便于聘请乐队演出助兴之外,平日里也给店里的客人增加了许多自娱自乐的乐趣。>
台上的钢琴是可以任由顾客去弹奏的。>
兴之所至,谁都能登台上去露一手。>
那电唱机俗称“电转”,有四种速度。>
分别为每分钟16、33、45、78转,可以听四种不同转速的唱片。>
这项代放唱片的服务在吉士林同样是免费的。>
事实上用它听唱片的人非常多。>
因为吉士林北面临近东安市场里的书店区域嘛,不少客人都是在那些书店里买了唱片,然后再到这里坐一坐。>
他们只要把唱片交给服务员播放就无需再管了。>
正好喝杯咖啡吃点糕点,小憩一下。>
说起来,其实跟店里摆上一台昂贵的自动电唱机效果也差不多,反倒更人性化。>
总之,钢琴和电唱机这两项吉士林的特色服务项目,都绝对是相当高明的妙招。>
这里成天交错响着西洋古典音乐和江南丝竹,不但无形的把餐馆的层次拉高了一大截,为吉士林带来了不少有音乐细胞的风雅客人。>
也让吉士林永远都没有了空座的时候。>
这里并不像其他的餐馆,只有临近饭点才是高朋满座。>
哪怕不是饭口儿,也能上七八成座儿的。>
要一两样点心,或是一杯咖啡,听听音乐,会会朋友,再就是购物之余在此歇歇脚,都挺好。>
因此,京城文化界、艺术界和工商界的许多名人都是这里的常客。>
吉士林在京城年轻男女心目中的地位也日益增加,后来就成了一个很有品味的时髦场所的代名词。>
自然是让几位投资人连同李立赚了不少的钱。>
至于菜肴的口味上,尤其是西餐。>
却不得不承认,刚开业时的吉士林,这才是最大的短板。>
李立毕竟缺乏餐饮经验,对于西方饮食也不够了解。>
他每月花八十块大洋雇请的外国主厨其实是个能吹不能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