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了宁卫民所产生的蝴蝶效应。>
才使得京城独具特色的墙纸壁画,拥有了一个有可能继续存活下去,不至于完全消亡在历史之中的机会。>
至于具体到如何恢复生产。>
堪称不幸中的大幸,是厂里会这门手艺的老人儿,大部分人还健在。>
胡宽富和许平治亲自出面,挨个请这些老手艺人出了山。>
还别看退休归退休了,这帮人已经二十年没干过这活儿了。>
可三个臭裨将,就能顶个诸葛亮。>
这些老手艺人凑在一起回忆,一起商量,一起琢磨。>
还真把基本的生产技术,像拼图似的逐渐给拼凑起来了。>
这样到了1983年11月初的时候,宫灯厂的《四季花卉》墙纸壁画可算是制作成功了。>
也就终于有了成品可以展现给宁卫民看。>
不能不说,宫灯厂的技术底子还是很不错的。>
他们所绘制的四季花卉墙纸,颜色丰富多彩,争香斗艳,别有韵味。>
效果一点不比出于美院师生之手正经壁画作品差,宁卫民一看就很喜欢。>
尤其当他得知这种墙纸,是由若干条幅组成。>
每套宽窄、长短、甚至画面内容,都可根据实际需要而特定。>
而且不管多么大的通景,只要将各条拼接在一起能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他就更感到惊喜了。>
因为这简直和后世的墙纸一样的方便啊。>
他就敢这么说,如果三十年后,还有这样的东西,绝对会成为中式厅堂装修的首选材料。>
至于造价上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即便是宫灯厂咬着牙喊出的磨刀价儿,也不过十五六块一平米。>
比宁卫民请那些美院师生可要便宜太多了,还不足坛宫壁画造价的三分之一。>
一面墙十几平米的墙要装裱完毕,价钱也就勉强抵得上宁卫民卖的一桌官席的。>
最关键就是这玩意施工中效率高啊。>
这些墙纸是可以提前画好的,那到时候往墙上装裱就完了。>
再不用像“坛宫”那二层楼装修时,爆土攘烟的环境里,还得让艺术家们赶工。>
那太辛苦,也太委屈人了。>
只是唯一的缺陷,就是这种墙纸的材质太脆弱。>
因为宫灯厂所采用的是最传统、最廉价,也最方便裱糊的材料——宣纸。>
宁卫民担心的就是,这玩意不但容易脏,也容易坏,真撒上点水或酒,那就满完啊。>
于是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宫灯厂还得继续进行技术攻关。>
最好在年前,能把过去墙纸壁画鼎盛时期,他们曾经掌握过的,更高档次的丝绢画制作方式也复原出来。>
如此才能迎合宁卫民的需求,恰到好处的赶上“北神厨”装修工程的时间进展。>
不过即便如此,宫灯厂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绩,已经足以让宁卫民感动,对他们产生敬意的了。>
所以他就放了话,只要丝绢画真搞出来了。>
那“北神厨”的六七千平米的墙面内装修,绝大部分都可以给交给宫灯厂来完成。>
如此一来,那宫灯厂上上下下饱受激励,那真是跟打了鸡血差不多了。>
这不,在胡宽富和许平治共同的督促下,宫灯厂的攻关小组连着两个月,点灯熬油的反复试验,就已经把南矾绢和洋纺的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