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啊。>
反正房管所眼下是绝对没这个能力的,一样是想也不要想。>
所以这位所长的意思就是,无论是现行政策上,还是实际情况上,都不支持腾退房屋。>
宁卫民现在想替康术德把房子要回去,是非常不切实际的。>
当然,看在宁卫民花费不少,诚意满满的份儿上,所长也不好不提点一下。>
作为房主,他们也不是一点机会没有了。>
这件事,其实他们最大优势就在于法理高点上。>
毕竟康术德对这宅院的拥有权是无可争议的,他当年也确实没有拿到过国家一分钱。>
只是这个问题是可以长期扯皮的,政策方面的弹性也很大。>
如今并不会有人真在乎这一点。>
真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除非他们认识某位有权有势的大官。>
而且人家愿意出面帮他们把这一切问题协调好,拍板负责才行。>
否则,这个优势也就等于不存在了。>
总而言之,所长的最终意见是,现在想办这事万万不可能,一切也只有往后再看了。>
兴许有一天上头有了新的政策,或者执行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件事才能有所转机。>
不得不说,了解到这一切,宁卫民的心里是极度失落的。>
甚至他都有点想骂街。>
国营的,集体的,公家的,私人的全掺和进来了!这他妈也太复杂了!>
可他也不能不承认,房管所所长没跟他打马虎眼,说的这些处处在点儿上。>
甚至有些话,是以人家的身份不好明说的,全都点破了,真的已经很够意思了。>
他一点也没法怪人家不尽心帮忙。>
再考虑到今后购房政策一旦放开,自己肯定少不了买房置产。>
这件事儿没办成,不代表日后就不求人家了,对不对?>
所以对于花费的这些成本,他就更不觉得有什么亏得慌的。>
反倒为了结个善缘,他再次诚心诚意好好谢了一番所长的指教,并且又送了所长和引荐他们认识的那位副科长一人一块电子表。>
结果这一下,他果然让两个房管部门的干部大为高兴。>
两位都觉着他这人有台面,信任感大增。>
那个副科长甚至多了一句嘴,追问宁卫民有没有办法搞到进口家电。>
因为乔万林跟他说过宁卫民门路广,要什么都能搞到。>
好嘛,由此反而让宁卫民做成了两单彩电生意。>
即使没多挣,他也把本儿拿回来,然后还和张士慧一人落了四百块。>
这不能不说,是较为意外的收获了。>
至于回去之后,宁卫民当然要把大致情况跟康术德做个详细的汇报。>
没想到老爷子的心态倒是不错,似乎对此早在意料之中,反倒宽慰了他老半天。>
而且更让他出乎意料的,是老爷子要把持久战进行到底的决心,非常坚定。>
老爷子居然告诉宁卫民,事儿虽然不易办,但一定尽力争取。>
无论花多少钱,用多少时间都可以不计代价。>
全套的要不回来,局部能要回来也行。>
花园要不回来没什么,只要那最东头的四合院能给他养老就行。>
因为那院子,就是他和宋先生一起住了将近二十年的地方,而这就是他的底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