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一切她都拥有了。>
一个女人还需要什么呢?>
这对她而言就是完美的生活了。>
她现在一点也不留恋自己的家了,扇儿胡同的小平房,曾经姐妹俩共睡一张床的日子,哪儿能和这样自带花园的洋楼别墅相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曾经的犹豫和遗憾,此时都已经烟消云散,她无疑做了最正确的选择。>
而对于赵汉宇来说,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就是对他最大的奖励。>
他对于自己的生活,除了想多要几个孩子,再养一条狗之外,也没有更多的希冀了。>
在他们的眼里,美国的生活就是这么美好,就像天堂一样,而且也会永远这样的美好下去。>
然而生活真的会这么简单吗?>
真的会永远这么眷顾他们,让他们顺风顺水吗?>
答案是不。>
米晓冉永远也想不到,自己老祖宗勤俭节约,喜欢储蓄的生活模式虽然在美国这个消费主义泛滥,金融发达的国家显得土气、死板,那么不合时宜。>
但是这种生活模式是可以防患于未然的,却是可以最大程度保证生活的安全和平稳的。>
她哪里会想到,当她主动放弃华夏人的思维,去试着学习美国人的思路后,把自己的消费加足了杠杆后,等着她的是一场把她淋得精透的暴风雨。>
黑色星期一突然而至。>
紧接着,即是报纸电视接连不断地传来股票暴跌的消息。>
没多久,又是大小商家倒闭的消息。>
洛克菲勒的转让,布鲁米代欧的移手,地产大亨特朗普的破产,充斥在新闻节目里。>
仿佛短短几天,美国就成了大厦将倾,毫无希望的国家。>
电视和报上没有好消息。>
企业拍卖。>
商业大楼被封。>
工厂让政府收走。>
就连那些不可一世的大汽车公司、大航空公司也连连倒闭关门。>
卖不出去的汽车,成千上万地排列在依丽沙白港口的巨大码头上,一眼望不到边儿。>
堆积如山的家用电器,四处大减价。>
市面上的各种食品和日用品也在打折扣。>
老板们的脸,一个个没了表情,街上的行人统统收起了笑容。>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联想起1929年曾经发生的大萧条,没有一个美国人还能淡然处之。>
身在其中的小两口此时尽管也心里慌张,但也有些庆幸,毕竟赵汉宇本人没买过一只股票,赵家人也更喜欢把钱用于开店,而不喜欢投资股市,他们并没有感受到财产一夜之间灰飞烟灭的切肤之痛。>
甚至可以说,这个时候,他们多少还认为他们在这场灾难里可以全身而退的,受到的影响不大。>
直到11月12日这一天,赵汉宇来到他的公司上班,结果却得到了公司被老板卖掉的消息,他才知道自己太天真了。>
他的老板因为股灾破产了,只能通过转让公司来偿还债务。>
这还不算,新的老板一露面,就宣布了裁员一半的命令。>
于是本来还以为年底能够升职加薪的赵汉宇失业了。>
当他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怀揣一张一万一千美元支票离开公司的时候,心里充满了灰心丧气的挫败感,和对未来的彷徨。>
他不知道自己该回去怎么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