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现在外面的经济的环境是什么样啊?>
大部分单位都喜欢欠钱,无论是千八百的块的账还是几十万的账,都一样。>
三个月账期能结清算是好的,多数都得托你个一年半载的,要不就是结款得打折扣。>
所以说他和年京一个渴望现钱,一个渴望现货,这么相得益彰,这么完美的需求互补,只能说是难得的缘分。>
另外,认识年京还让哈德门见识领略到了他不曾领略过的生活,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应该说,哈德门和年京虽然都是生在胡同、长在胡同的普通人家的孩子。>
但因为各自基因优势和发展方向的不同,长大后却变成了截然相反的两种人。>
哈德门是天生粗糙,擅长耍胳膊根的那种人。>
小时候,他称霸胡同和学校,从来都是用蛮横和暴力化解。>
如果一顿暴打改变不能让其他孩子对自己服气,那就打两顿,就这么简单。>
长大了更是如此,如果有什么喜欢的东西,别人有而他没有。>
那从别人手里直接拿过来就好。>
爷看上的就是爷的!>
不服跟爷刀子说话!>
虽然对比其他同类,他算是有脑子的,下手黑但有分寸,从没有惹出让人致残的麻烦或是命案。>
长大后也懂得了不能单打独斗,学会了笼络人心,当江湖大哥的手段。>
可他领悟知识的途径,均与书本无缘。>
他会的这点可以算得上“心术”的本事,除了从江湖前辈的言传身教中学会的,就是通过话匣子里的评书连播节目听到的。>
这就是他的局限。>
以至于他出了吃香喝辣和逞威风外,就不知道什么是幸福的生活了。>
但是年京不一样,他天生一张小白脸,嘴又好使。>
从小因为家里孩子多导致的营养不良没给他一副好身板,但给了他学会的察言观色献殷勤的本事,让他特别容易讨女孩子的欢心。>
而且由于身体弱,体育方面不是强项,这又导致他不爱户外胡同,长期以书为友,把阅读当成了生活里的消遣。>
于是从见到女孩子会心跳加速开始,《红与黑》里的于连-克莱纳尔就成了年京的偶像和奋斗的目标。>
所以虽然严格说起来,尽管年京是个体力上有点吃亏的主儿。>
不像京城的老爷们,倒像沪海的小男人。>
但他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却成了一个很风趣,有情趣,也非常健谈的人。>
他能够跟姑娘张口一来就是达芬奇、贝多芬、米开朗琪罗。>
见着男人一聊,就是杜邦、贾尼尼、摩根……>
甚至能够把话题扯得漫无边际。>
什么达芬奇是个画家,又怎么研究纺纱机和自行车的。>
接下来话题又可以延展到什么自行车最好,国产的凤凰和永久其实都比不过英国的凤头……>
这就是年京独有的能耐,而这又恰恰是哈德门最缺少的,>
实际上,从哈德门的角度看来,那些洋词儿从年京的嘴里蹦出来简直太牛了。>
好像他对于世界格局,财阀巨头简直没有不知道。>
就拿大洋彼岸的华尔街大亨来说,甚至他们中的某个人在上个世纪的某一天向谁借过十美元的细节,年京都能说得出来。>
于是哈德门就从年京的嘴里知道了华尔街,知道了那些美国穷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