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再不懂事,也不能跟钱过意不去,犯不上跟他自己个儿为难啊。>
而如此一来,信奉无为而治的他可就成了来探班的模范,演员亲友的楷模了。>
更别说他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帮着剧组想辙解决实际困难的。>
比方说头一天晚上听说发电机还没到,见野村芳太郎和松本庆子都着急,宁卫民就建议能不能用房车的发电机试试,毕竟三辆车呢,一起烧燃油也不小的电量呢。>
结果没想到,还真就解决问题了。>
两台12000瓦的“小太阳”,愣是让这几台房车的发电机给带起来。>
渐渐的,野村芳太郎还主动邀请宁卫民在片场观摩,甚至安排他坐在自己的身边了。>
别看都是一样的结果,但落在松本庆子和剧组其他人的眼里,都懂得这是导演对宁卫民的认可,礼遇程度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还不算,和导演比起来,其实还有一个人对宁卫民的感激和仰慕之情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就是沪海制片厂委派来保证剧组生活和后勤的干部。>
这个干部啊,不大像沪海本地人,是个只会照章办事,缺乏灵活变通的老实头。>
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偏偏对金钱过于计较,对外国人还有点怕。>
所以在宁卫民来探班之前,哪怕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他办出来的事儿,也没法让人满意,净为自己挣骂了。>
无论中日双方都把他当成不会办人事儿的蠢材。>
日本人恨他脑子不好使。>
同胞们骂他良心大大的坏了。>
而宁卫民的那一车西瓜和一车玉米,可真是救了这个后勤干部的急。>
这漂亮的一手让他豁然开朗的同时,也不免肃然起敬。>
于是专门跟人打听了这事儿到底谁办的,然后诚心诚意去跟宁卫民请教。>
而在宁卫民好为人师的点拨下,干部终于懂得所有的供给上,当以有备无患和饮水充足为先。>
剧组整体的餐食当以方便为主,而便宜和好吃也不是化解不了的矛盾,对于剧组人员区别三六九等,给予一定特殊照顾也未必就会招人骂。>
就这样,外景地的伙食和物质供应工作,几乎一夕之间有了质的飞越。>
第二天,这后勤干部就申请了一辆面包车,准备了二十个搪瓷桶的开水,分两次给送到了外景地去。>
然后轮流往复,这天这车就不干别的了,专门管拉桶和送水。>
同时也算班车,能借着送水拉桶的活,再为剧组临时接送个人或者买点东西什么的。>
另外,饮食上也改了,没有大锅饭菜了,直接上饺子和包子这样带馅儿的东西。>
不但好做,好运输、好分好拿,也好吃喝。>
而且等级区别和中日不同的喜好,既能体现出来,也不惹眼。>
像群演们一水儿全素的大菜包子,每人五个,味道不佳,但能管饱了。>
同时直接解决了餐具不足的问题,不用桌椅也无需洗手,于野外就餐兜了就走,席地而食。>
剧组的工作人员和普通演员就要讲究些了。>
包子不光有素馅儿的,还有肉馅儿的。>
此外,由于每人都有自带的饭盒,还能喝一碗稀饭,外加两个鸡蛋,咸菜管够。>
这些不是沪海厂提供的,而是从不远处的村落里采买的。>
难得的是个“新鲜”二字。>
至于中日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