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个不自觉地实践‘作者论’地导演。他的电影作品,全是自编自导自演,
全是自己的特有风格,这一点,好莱坞没有人能够比
“因为种种原因。这几年来,卓别林先生的电影作品很让人失望。在《淘金记》之后,他的电影似乎走入了一个死胡同。质量下降,艺术天分损失殆尽。这让所有好莱坞电影人都感到痛心。但是这一部《马戏团》,犹如一团火把,让我们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希望。”
“好莱坞有优秀的表演传统,就喜剧而言,塞纳特、基顿和卓别林,代表了这一领域的不可逾越的高峰。而三个人中,若论电影地艺术水平的话,卓别林先生明显高出一筹。他的表演,全景式地不间断的长镜头表演,在好莱坞只此一家。《马戏团》中,这种表演风格依然在延续,镜头里地卓别林,不是用手表演,不是有脸表演,他是用整个身体在表演,那么的完美,那么的具有想象力!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和以前的电影相比,卓别林显然有了很大的改变,最明显的改变,就是电影的整体格调。”
“一提到卓别林的电影,我想百分之百的人都会一口咬定他的电影是喜剧电影。不错,看他的电影,往往会让人捧腹大笑不能自已,但是稍微能深入电影的观众,在大笑之余,会有一丝淡淡的心酸,比如《淘金记》中的那个煮鞋的镜头,卓别林用极其戏剧化的表演,让人在狂像的同时,意味到了生活的艰难。这正是一个伟大的喜剧表演家的功力所在,他不像一般的喜剧演员为逗人大笑而刻意表演,他的电影中,总会有关于社会的思考。《马戏团》之前,卓别林的电影格调,整体上来说,喜剧成分占据了绝对地位,但是在这部马戏团里,我们很明显地刻意感觉,这部电影,已经不能算上严格的喜剧了,至少我在看电影的时候,身边的观众只在一部分镜头放映的时候笑成一片,但是大部分的时间,他们都在沉默,都在思考。”
“《马戏团》突破了卓别林以往的电影成就,上了一个台阶。这部‘悲剧式’喜剧,厚重而有震撼力,一定可以永载史册!我多么的希望,好莱坞能够多出一些这样的电影呀,真正的艺术,真正的思考社会思考人声的作品!从卓别林先生的这部电影上面,我看到了好莱坞的希望,也对好莱坞的光辉明天,充满信心。”
长久以来,我几乎很少公开发表对于一部电影的评论,因为这个原因,也因为我和卓别林的关系,所以这篇文章发表之后,立刻在好莱坞电影界以及观众之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各大电影公司纷纷引进这部电影,观众也掀起了观影狂潮。
同时,好莱坞电影博物馆在亚当.伯恩斯坦的主持下,邀请电影评论家和电影理论家对卓别林的这部新片进行了认真的系统的研究,并且把研究的成果公开发表,客观、高度地赞扬了这部电影。
而雷电华电影公司,更是没有放过这个让公司大出风头地机会。凯瑞.洛克菲勒带着卓别林频频出现在各种场合,通过各种方式提升雷电华的知名度。在雷电华的努力之下,凯瑞.洛克菲勒地计划基本上事先了。通过这部电影,雷电华电影公司在观众中的名声大幅度的提高。
《马戏团》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卓别林本人了。这个之前还声名狼藉几乎被人遗忘的人,再次赢得了人们的一致赞誉,风光无限。就连媒体上,也频频称赞他为“好莱坞表演大师”,这个名头,好莱坞电影人不会轻而易举拿出来的。
这部电影,让卓别林真正复活了,这个几乎被挤出好莱坞历史舞台的电影人。瞬间东山再起。
不过出现在公众场合的卓别林,少了原先的那份嚣张和自大,多了几分矜持和谦虚,他在一次公开地记者招待会上,对我的那篇评论大为感谢。称我是一个真正的好莱坞电影人,一代电影大师,这让好莱坞电影人以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