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明白,这就是姜望的收获。>
在刚才那场面对阴阳二贤的艰难挑战里,他们都有所得。>
这条甬道很漫长,对于两位真人来说又很短暂。>
可他们走得并不快。>
见证一个时代的谢幕,终究没法那么平静啊。>
曾经的阴阳二贤,又何尝不是时代之天骄?>
“我以为阴阳二贤的表现,应当不止如此。郑韶对洞真搏杀的理解,不输于我,但力量跟不上,被我强杀。”斗昭忽然说。>
姜望心想,远在你之上,那确实是‘不输于你’。>
但也懒得再掀起一轮斗嘴,便只分析道:“想来他们是被消耗太久了。”>
“被什么消耗?”斗昭问。>
姜望反问:“你说呢?”>
斗昭并不回答,但过了一会,又问道:“赵繁露最后跟你说了什么?”>
“他说……”姜望道:“历史已经给他答案了。”>
就这样走了几步,他反问:“郑韶呢?”>
“以后不做白日梦。”斗昭说。>
两位真人彼此沉默一阵,一起踏入五德之门。>
把历史的遗憾,留在历史中。>
土、木、金、火、水……五德承转,彼落此生,阴阳相济,命运之轮。>
五德世界,即是阴阳真圣邹晦明当年祸水布道之莲子世界。只是这颗莲子世界,并不像其它莲子世界那样,静藏在恶莲中。>
引出失落之河流,走到失落之河的某一段,拾起时光的碎片,捕捉祸水之中关于方位的概念,通过阴阳迷宫,同时战胜阴阳二贤……方能见此五德始终世界。>
每一步都不轻松,但最难的还是唤起失落之河的第一步。而数千年前的官长青,已经提前将这一步走完。>
“方位的概念”,大约不太容易理解——传承如何能够藏在概念里?人怎么可以走进概念里?>
但不妨结合【妄想】的力量来解构。>
想象每一种概念的构建,都存在一个虚幻的世界。>
在妄想的力量支持下,这个世界是真实存在的。>
阴阳家的诡秘力量,便可以这样让真实走进虚幻中。>
捕捉概念的力量不止一种,也不是只有阴阳家做得到。>
就像众所周知的星辰的本质。真正的星辰,其实是星辰概念的集合。而不是具体的某一颗火球,或某一个世界。>
官长青当年若是没有死在那颗莲子世界,而是踏进了阴阳迷宫,后来又会如何呢?>
可惜命运分流,无法回溯。没有如果。>
姜望按剑在腰,抬步一跨,越过五德之门。眼前看到的,是一座黑白两色的高阔大殿。>
穹顶为黑,地砖为白。>
庭柱上黑下白,斜错成纹。>
近古时代初期的建筑风格,还未摆脱中古时代对“壮阔”的极致追求。勤苦书院院长左丘吾,着有一部图文并茂的《时代建筑史说》,就详细论证了主流建筑风格与时代变迁的关系,探讨建筑是如何体现人道洪流,如何验证历史,很值得通读。>
相对于高大的庭柱,人渺小得像是蚍蜉。>
姜望立于此间,一时并未看到同行者,只在大殿的中央,看到一个熟悉的、负剑而立的身影。>
其人背对着殿门,仰看大殿中央,那尊穿着阴阳法袍的金身塑像——此塑像想必就是阴阳真圣。>
而与塑像对视的这个人,不回头地慢慢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